中学生体质健康感受100字 高中学生体质健康情况调研报告优秀

时间:2023-06-01 19:39:53 作者:曹czj

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报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应该是准确无误的。那么,报告到底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报告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高中学生体质健康情况调研报告篇一

;

2016年高中学生体质健康情况调研报告

2016年高中学生体质健康情况调研报告

一、背景与目的

学生体质健康是国民体质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体育卫生的重要基础工作。教体局领导《在2016年xx区教体系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针对学生体质健康情况指出:“每所学校要全面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大力推进校园足球,既确保开足开齐程,又努力提高程活动质量。积极参加足球、篮球、乒乓球、游泳等四大联赛和艺术比赛,全面提升学校体育美育水平。”“定期开展学生体质测试工作,加强对测试数据的研究分析。检测结果一年内明显倒退、三年内无进步的学校,要认真查找问题和原因,积极落实整改措施,加强测试工作,确保学生体质有明显改善。”

为掌握我区学生体质与健康现状和发展变化趋势,为科学开展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局督导室于2016年9月18日,在鲁迅中学召开区督学责任区工作会议,将“普高学校的督学要调研高中学生体质” 列入下半年工作之一,要求了解区内各校体育工作的动态、现状、亮点和不足之处,提出意见建议,以供决策。

二、调研的准备与实施

2016年9月2日,普高督学组在xx中学召开会议,确定专题调研的主题为”普高各校学生体质健康情况的调研”,同时初步讨论了规划方

案、材料准备、收集分析等具体事务,分别落实相关人员进行准备。10月22日,普高督学组在钱清中学召开督学检查组长会议。对前期的准备工作进行综合、调整,最后确定调研方案及具体的方法与步骤,在此基础上,向各普高学校发出《关于对普高学生体质健康工作调研》的通知,要求各校做好自查和相关的准备。

11月17日至26日,四个调研组分别到8所高中进行调研。首先听分管领导简要汇报本校相关情况(主要做法与亮点、存在的问题、建议与意见);然后观摩体育老师上;实地踏看体育场馆及体育器具设施;最后召开教师座谈会(80余人)和学生问卷调查(1600余份)等。

12月2日,普高督学组在鉴湖中学再次召开组长会议,交流汇总调研情况。确定本调研报告的初步框架和基本内容等。

三、普高学校学生体质健康工作的基本情况

1.各校领导高度重视。各校都成立了体质健康领导小组,由校长或书记任组长,实实在在地抓紧体育工作。不论是体育、大间、两操两活动,还是日常的锻炼,都有体育教师主抓,班主任带班,值周值日老师检查督促,鲁中、钱中、鉴中每天都有校级领导、中层领导和学生干部参与点名、评分及现场管理。轻中今年招聘2个体育教师,充实了队伍。

2.体育教师积极性高。在展示上,给人印象特别深刻的是鲁迅中学

的张海平、钱清中学的许亮、鲁迅高级中学的张惠芳三位老师,将一堂普通的常态上出了艺术性,值得同行们借鉴。张惠芳老师还是省体育优质一等奖获得者。

3.对体育锻炼的认可度高。每个学校的学生都认为体育锻炼是身体健康的基础,而身体健康又是学习、生活的基础,所以十分喜欢体育和各种活动。学生对学校也有中肯的评价,如柯中问卷调查认为领导重视的达97%。除了晨间活动只有8341%拥护外,超过9%的学生对“每天一小时锻炼”“大间体育活动”“ 外体育活动”非常期盼。学生锻炼意识强,锻炼内在动力足。

4.场馆建设、设施更新及时。各校的运动场、风雨操场、塑胶跑道、小型专项场地基本齐全,能满足需要。器材室专人负责,帐册完整,制度上墙。综合各校考察后的总体印象,可以说不但初具规模,而且配套完整。

体育锻炼的质量令人满意。各校的大间种类有跑步、做操、跳舞、泰极拳等,时间都能保证在2-30分钟,管理体系完善,效果较好。每天一小时的锻炼时间基本得到保证,670%的学生表示满意。学生最喜欢的运动项目分别是乒乓球(7608%)、足球(7388%)、篮排球(9289%)。有3340%的学生在业余时间参加篮球活动;有2664%学生在业余时间参加乒乓球活动。运动会、小型趣味竞赛丰富多彩。如越中的活动特别丰富,还是皮划艇训练基地。钱中开展军训拉练。鲁中利用毗邻瓜渚湖的优势,每学期都组织学生坚持“环湖走”,近期经过协调,打通了桥洞,既方便师生,还提高了安全性。鉴湖中学今年

连获区男篮、市男足一等奖,成绩辉煌。

四、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 思想认识不到位。

个别学校的领导或教师认为教育质量是硬任务,不可动摇,对体育工作产生一定的冲击。也有个别领导轻视体育和体育锻炼。个别学校的体育教师业务放松,得过且过。反映到调查中,学生对学校重视学生身体健康的认可情况尚可,但全区不平衡。“非常重视”与“较重视”的比例是8403%,但“非常重视”只有1%,除柯中钱中鲁中外,其他学校学生认为学校“非常重视”的都为3%左右,有的甚至在23%。另外,全区有46%的学生不知道自己学校在全省或全市体质测试中的成绩与位置,个别学校甚至90%左右的学生不知道学校相关情况(钱中上学期由于没有高三,此项统计不计入)。

2执行力度不平衡。如“每天一小时活动”差距较大。只有67%的学生感受到真正有活动时间与活动内容。做得最好的是柯中9737%,钱中8824%,轻中811%,其次是鲁中鉴中越中。

外活动问题也不少,一是次数不一,有些学校一个年段每周只开一节;二是活动没有专时专用,常常被学校集会、其它活动临时挤掉;三是即便上活动,除了部分男生打打篮球,很少有全班参与的现象。

3视力状况不乐观。白天两操没有落实到位的有两所学校(主要原因是上午排有节,时间较为紧张),有相当学校的学生近视率在90%以

上。有些学校近视率甚至超过9%。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另我们调研时发现相当数量的学生学习习惯不好,看书写字姿势不正确,也是不可忽视的原因,希望各校对此都应引起高度重视。4设施设备不配套。鲁迅中学的室内体育馆只有一个篮球场,导致引进省市级羽毛球基地等项目受阻,影响了运动项目升级。越崎中学体育馆地板松动,场地老化。轻中无体育馆,豫才中学的体育馆太小。个别学校的篮(排)球场地与班级比还达不到省定标准。详见下表:附:各校体育师资及设施基本情况

省标学校柯中鲁中鲁高越中鉴中钱中豫中轻中

学生数270019119912002012161810802400

班级数6648048436274

体育教师

(人/班)14

1/479

1/311

1/410

1/489

1/7

1/146

1/48

1/67

400田径场400400400400400400200400

7602体育馆120029898008102000100300

1个/

4班篮球场1311812888

排球场44473112

比例

个/班1/3881/321/41/21/4091/61/31/1

羽毛球场663423

乒乓球台242414101110138

网球场21200000

游泳池00200000

单双杠10132188162213

2002爬杆平梯有有有有无有有有

体育开2节/周2222222

早操

分钟10 10 1 00010 2

眼操

次/天333 3 2231

大间

分钟3030 2 2 3030240

外活动次/周22 2 3 2223

、有些政策不落实。体育教师的编制偏少、体育教师的服装费、补贴

等长年不变;特别是在一些学校存在体育教师兼职多,如担任食堂主任、干事等。钱清中学因几年招不到校医而无法开办校医室,对学生的健康与人生安全带诸多不利因素或存在安全隐患。

五、对策与建议

1、加强领导,突出宣传教育。各校一定要使广大师生树立体质(含心理,下同)健康也是质量,更是一种重要素质的理念,甚至可以提出学校教育首先是健康,其次是做人,第三才是教学成绩。只有领导重视了,才能使学校的体育锻炼、学生体质健康、心理健康才能走上正规。

要加强宣传,在公开场合,旗帜鲜明地表扬、宣传体质健康、心理健康教育做得好的学校与个人,必要时可在报纸、网站、宣传通讯中通报相关问题,甚至像省教育厅一样,公开排名,让学校真正动起,让家长配合起,让社会监督起。

2、科学安排,扎实推进工作。根据国际科学研究,中国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根本上是学业负担过重引起,可是缺少户外运动(阳光对人的免疫能力、抗近视能力有很强的作用)及体育锻炼不足也是重要的因素。

作为现行的程,每周只有两节体育的户外运动显然不够,因此,目前希望教体局发,能把大间、外活动,纳入体育教师的正常工作量(当然要求体育教师正常管理尤其是要确保户外运动且有足够的运动

量),并且要在绩效工资考核中体现。当然,要增加体育教师的编制,同时要切实改善体育教师的待遇。

3、强化责任,纳入学校考核。在教体局的学校体育工作一竿子到底管理的制度下,各学校更要强化责任意识。国家明规定的体育锻炼项目(如每天锻炼一小时活动),要不折不扣地执行并且落实到位。建议在各种考核中,学生体质健康的指标可与教学质量一同纳入学校考核,而且比分不能太少。

对学生体质健康工作的考核,不仅限于工作时间的保证,更要注意活动强度的保证。要避免形式主义,杜绝走过场。

4、提高质量,加强评先评优。体育的质量大有潜力可挖,学生特别喜欢优质的体育,所以需加强对体育教师的评先评优工作,多开展教研,多进行监督,尽力避免“一只哨子一只球”的现象。同时,继续探究提高其地位、积极性。在整体推进学生体质健康工作的同时,必要时,可增加专项活动比赛(例如引体向上/仰卧起坐等);要进行学校特色体育的评先评优,以更有效地激励师生,以系列活动带动学生体育运动,力争此项工作再上一个台阶。

、上下联动,改善设施设备。如为钱清中学招聘校医,以开办校医室。建议轻中建设体育馆。豫才、鲁中的体育场馆扩建。考虑到鲁中目前现状已无空余土地,建议在可能的情况下,帮助增扩一些土地,以解决运动场馆紧缺的问题。除了新增,同时要修理逐渐老化的旧设施设备。以确保我区学校体育工作向健康方向发展,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更好的合格人才。

2016年12月21日

相关热词搜索:;

高中学生体质健康情况调研报告篇二

马卫平

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如何发挥教师主体性和学生主体性是当前进行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关注的主要问题。纵观中国学校体育百余年的历史,(在近代中国,体育作为教育活动中的一门学科进行设置,是从1904年开始的崔乐泉罗时铭著中国体育思想史近代卷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从课程中人的地位及其价值取向等维度,我们不难发现,学校体育课程经历了“圈羊”、“放羊”与“游牧”式体育课程的不同形式。深入了解其课程思想变迁的根源、表现形式和特征,对于推动当前正在进行的学校体育改革有着重要意义。

一、“圈羊” 式体育课程及其特点

“圈羊”式体育课程,是指在在体育教学中,教师把学生当成静态驯养的对象,学生被封闭和限制在一个固定的空间,教师扮演饲养员的角色,学生如同被栓入的羊羔,给学生喂什么、喂多少、什么时候喂等问题都是有教师来决定。“圈羊”式体育课程是一种专制主义的师生关系,它建立在赫尔巴特主知主义教育思想之上,20世纪初,赫尔巴特的主知主义教育思想以日本为媒介传入中国,“可以说,最早在近代中国传播的西方教育理论就是赫尔巴特以及赫尔巴特学派的教育理论”。教育部人事司编中外教育简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07这种体育课程突出的表现出如下特点。

强制手段来提高管理的作用,不许儿童随心所欲和乱说乱动。二是惩罚,即当儿童出现恶劣行为时必须按照他们所犯错误的轻重,分别予以站壁角、剥夺自由、禁止用膳乃至体罚等惩罚;第三是监督;第四是命令,要求学生像士兵绝对服从长官一样服从教师的安排。受赫尔巴特教育思想和日本军国民体育思想得影响,在我国学校设置体育课程的初期,我们全盘吸收了国外体育课程的思想,“兵操”由此进入学校。《奏定学堂章程》指出:“在中学堂,宜以兵士体操为主,凡教体操者,务使规律肃静、体势整齐、意气充实、运动灵活。”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506这种兵士体操虽具有强身健体、尚武和集体纪律教育等积极因素,但其重视的是整齐、严肃的机械式锻炼、压抑个性、提倡服从,并贯穿着专制、盲从的思想,导致体育课机械、生硬和单调。枯燥的教学内容,把体育课当成了训练学生遵守纪律的手段。

过程的确定性,是指教师在上课前把要上课的内容预设在在自己的教案里,教学的过程就是执行教案的过程。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通常就是按部就班,强调教学过程的公式化组织教学。其理论来源于赫尔巴特的教学阶段理论。赫尔巴特把教学过程明确地划分为四个相互联系的阶段。即:第一段,明了,即教师用叙述的方式(讲解和演示),向学生明白地讲授新教材,使学生清楚地明了新观念;第二段,联想(联合),即教师分析教学内容,促使学生将自己已有的观念与新的观念联系起来;第三段,系统,即教师综合教学内容,指导学生归类、概括,以便得出新知识的规则和原理;第四段,方法(应用),即教师给学生布置练习和独立作业,并及时纠正他们在练习中所犯的错误,使学生已获得的知识变得更加牢固。

念、增强体质教学观念等异化现象的出现。造成人的畸形的片面的发展,扼杀了人的个性方面素质。

应该指出,赫尔巴特的教学阶段理论曾对近代中国的学校教育实践产生过广泛的影响。但是,由于它在教学实践中强调以“知”为主,人为一切心理现象、包括情感或意志等都是建立在“知”的基础之上,偏重于系统传授书本知识,所采用的道德教育和儿童管理的方法,基本上保留了中世纪教育的特点。不根据具体对象、环境和教学内容一律加以应用,“因此不可避免地带有形式主义的弊病,而被称为‘形式教学阶段理论’”教育部人事司编中外教育简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05使得体育教学变得呆板、压抑。

二、“放羊式”式体育课程及其特点

“五四” 运动以后,在我国学校教育中,受美国杜威实用主义教育体系影响的教学体系成为主流,持自然主义、经验主义、人本主义哲学态度的教育家们意识到:课程仅仅关注学生的未来生活需要并为其做准备是远远不够的,课程本身应沿着向人回归的道路上展开,学生应从“养圈”里走出来,走向大自然,在学校体育中由此挟带而来的是自然主义体育思想。可以说,杜威教育思想在20-40年代我国学校体育界产生了很大反响。当年“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已成为时髦用语。但是,自然体育思想也带来消极后果,如单纯从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出发,降低了教师的作用。从而导致当时和以后“放羊式”教学的出现等。所谓“放羊”就是羊群在一定时空内进行觅食、嬉戏,使他们在自由的空间内摄取食物和消化食物,使它们快速成长任其自流。“放羊式”式体育课程,是一种在体育课中,教师较为关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重视学的活动。由于对学生地位和作用的过多关注,在师生关系的处理上出现极端发展学生主体作用的趋势,这种教学方法相对“圈羊式”教学形式而言具有自然性、随意性和愉悦性等特征。

体育教学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在一些教育家(如18世纪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和19世纪德国教育家福禄陪尔)教育思想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卢梭思想的影子。

随意性,是指教师和学生完全随着自己的意愿进行体育学习。在体育教学中,随意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教学目标的随意性。即教学无预期、无目的、无原则、无安排,遇到什么抓什么。二是教学内容的随意性。即什么“赶时髦”就教什么,学生喜欢什么就练什么。三是教学方法的随意性,它更多的表现在经验主义,即教学中完全按照 “老套路”,不管教学对象是否相同,时间地点有无变化,一切按老框框套。

愉悦性,即在体育教学中,从“学生的立场”出发,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动机,重视张扬学生的个性,单纯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安排教学。“有的同志认为既然要让学生体验运动乐趣,就无需要求学生非得掌握什么运动技能,只要学生玩得痛决,获得愉快和成功的体验就可以了”,毛振明赖天德 论运动技能教学和体育运动乐趣的关系 中国学校体育2005 1 55 因而在体育课中,教学内容完全按照学生的兴趣,有些甚至是一堂课先集中,然后是教师讲话.剩下的就是解散自由活动。“放羊式”教学模式是在批判了以往以教师为绝对权威的被动式教学后,提出尊重学生的自发自主学习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20世纪30年代,这种教学形式曾在我国风行一时,并对当今学校体育产生一定影响和积极与消极的作用。如调动了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好、个体需要得到了满足,从而激发学生自觉、主动地参加运动,真正体现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等等。同时“放羊式”教学也带来消极后果,如单纯从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出发,降低了教师的主导作用等。

三、“游牧”式体育课程及其特点

种类似“养羊”的地方释放出来,让他们自己去大自然、大社会觅食。在“圈羊”式课程与“放羊”式课程的交锋与变革中,我们可以察觉到学校体育教学中逐步突显了人的地位。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建构主义作为面向21世纪创新性教育改革的主流理论,正在成为指导当前中国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工具。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于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因此提出“学习就是知识建构”,教学是一种对话、引导和协商的过程。体育教学过程既不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圈羊”式课程,也不是完全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放任自流的“放羊”式课程,而是在教师引导下,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游牧”式课程。

王策三.教学论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98作为教育者在学校体育中应通过启发、引导受教育者内在的教育需求,创设和谐、宽松、民主的教育环境,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规范各种教育活动,从而引导他们自主地、能动地、创造性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去。

体验性:即把学校体育看成是一个特殊的体验过程,“既有认识论的意义,又有价值论的意义,更有本体论的意义,是人在体育中追求生命的方式。”邹玉玲.主体性体育及其课程观探论.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体育)博士论文,2004:11体育活动既关注学生的身体体验,又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在这种体验关系中,主体和客体达到统一的境界,认识者把认识的对象赋予了生命的内涵从而使体验关系成为生活关系。体验是参与的必然结果,主动参与是体育体验的前提。“教学是学生身心的投入,这就是体验过程。”张楚廷.大学教学学[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81体验概念的提出,反映了对生命意义的特殊重视。1908年顾拜旦在一次讲话中引用宾西法尼亚主教的话:“对奥林匹克运动会来讲,参与比取胜更重要”。并指出:“生活中重要的不是凯旋,而是奋斗,其精髓不是为了获胜而是使人类变得更勇敢、更健壮、更谨慎和更落落大方。这是我们国际奥委会的指导思想。”顾拜旦.奥林匹克理想[m].詹汝琮等,译.北京:奥林匹克出版社,1993.9:24“参与”和“参加”是不同的,参与是主体性的活动,是主体以整个身心融入活动中,而“参加”只表示人的身体的出现,并不一定是整体生命的活动。德国生命哲学的创始人狄尔康花费了毕生的精力提出了与自然科学不同的人文科学(精神科学)的标准,这就是体验、表达和理解。他说:“只有当体验、表达和理解的网络随处成为一种特有的方法时,我们面前的‘人’才成为精神科学的对象。”邹进著.现代德国文化教育学[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2:28 生命在“体验、表达和理解”中存在着,因此,只有精神科学才是对生命的解释。当前学校体育中对体育的看法还是聚焦在身体的物理体验方面,比如《现代汉语词典》对体育的定义为“发展体力、增强体力为主要运动的教育。”这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反映了一种功利主义思想,体育是以身体活动为手段的教育,一切体育活动都离不开身体,都是身体的表现。基础教育的体育实践类学科的重要特征是“身体练习”,无论身体发展还是心理发展,均要求在运动中、在提高身体适应性的同时、在身体活动的前提下实现身心的协调发展。活动使学生身临其境、情境交融。并且通过体育活动以启觅去拥护体育的精神。这样一种身体认知是任何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实践证明,根据体育教学特点和规律进行教学,可以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体育锻炼习惯、能力,满足学生参与运动的需求,感受体育运动中所蕴含的丰富的人文精神。如果说,离开了上述前提来强调体育课程功能,就容易发生在教学中单纯强调心理发展的认识过程——知识的掌握;或单纯强调心理发展的情感过程——快乐的体验,最终忽视了学校体育的重要特征——身体练习和体力发展,也就失去了体育课存在的价值。

引导性:所谓“引导”,主要指教师而言,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是知识渊博的向导,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源,而不是训练学生掌握学科内容的‘监工’”教育的哲学基础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148)引导性表明在课堂中,体育教师既不是机械的教书匠、被动的课程执行者,更不是体育课堂的旁观者。对教师的引导而言“一是指教育具有方向性和目标性,必须以关注理想个体生成与发展为主旨;二指教师对学生的成长负有道义上的责任,肩负着指导学生成长的重任;三指受教育者有自由意志和人格尊严,尊重他的个性是教育的内在规定。”程建平.论德育过程是价值引导与自主建构的统一[j].理论界,2004(3)“游牧”式课程提倡“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强调主动使教学活动贴近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使体育学习变得亲切、自然和具有人情味,为学生创设和谐、宽松的自主性学习的良好环境,引导学生通过运动体验进行自主性探究。在引导过程中,提倡用宽松的心态对待学生。教师应该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实施者、体育教育活动的研究者、学生身心健康的维护者。总而言之,教师的职责已由传递者向促进者转化,由管理者向引导者转化。

体”“教师主体”转变为师生协商主体,“具体来说,教师发挥主体性的目的就是要为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创设条件和搭建平台。”李秀萍.新时期主体教育研究应关注的三个问题[j].中国教育学刊,2005(4):33.使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动性相结合,这样,才能实现教学目标,达到教学目的,使课堂知识内化为学生的本质力量。

高中学生体质健康情况调研报告篇三

体育与健康方面的教学计划制定有利于促进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下面是小编想跟大家分享的体育与健康具体教学计划,欢迎大家浏览。

体育与健康具体教学计划【1】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与政策,以“健康第一,全面发展”为指导思想,以培养学生的体能为目标,以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为依据,从实际出发,深入贯彻课程改革精神,把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能力相结合,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身体,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和体育情趣,陶冶学生的情操,注重学生的人格教育、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引导学生开发潜能,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二、基本情况

本学期六年级面临升学压力,心理负担较重,加上受到自身生理和心理上的发展特点的影响,所以体育与健康教学工作的任务繁重,必须高度重视,耐心、细致的指导,注意心理上的疏导,合理安排课堂内外的体育运动,使学生端正态度,正确认识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不可或缺性。

三、任务目标

1、使学生熟练地掌握队列队行,并且能灵活地根据口令进行站队,形成有纪律,有组织的良好行为规范。

2、使学生熟练掌握50米、200米、800米、立定跳远、蹲距式跳远、实心球、跳绳、跳高等基本素质练习的技术要领和技巧,增强身体综合素质。

3、掌握基本的体育基础知识,明确体育锻炼的作用,在锻炼中运用学到的知识,发展个性体育,并不断巩固、提高和创新。

4、进一步增强体质,特别是速度素质和力量素质。

5、通过体育锻炼,培养集体主义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自信心,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6、了解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的作用,认识身心发展的关系(身体健康状况变化时的心理感受,理解体育活动与自尊、自信的关系,通过体育活动等方法调控情绪,养成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品质)。

7、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四、教学措施

1、精心备课,抓好体育教学常规,认真上好每节体育与健康课。

2、教学中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训练,巩固教学效果,促进能力的培养。

3、通过各种形式进行健康知识、卫生常识的宣传,为学生创造一个优美健康的生活环境。利用各种检查、竞赛促使学生行为习惯的形成。

4、联系实际结合课本内容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同学们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

5、加强对体育课的安全教育和学生对自我保护意识的教育。

体育与健康具体教学计划【2】

一、学生现状分析

六年级学生处于青春发育的初期,身体发育较快,个体形态发展差别较大,男生活泼好动,表现欲强,女生则趋向于文静、内向,不喜欢活动,针对女生这一特点,可选择一些柔韧性强的运动项目,提高他们的运动兴趣。

二、教材的知识系统和结构

本学期教学内容有:体育基础知识(篮、排、足球的基础知识)田径类、体操类、球类、韵律体操及民族传统体育。最关键的还是学生学习体育技术的辅导,如何使学生掌握体育项目的正确运动技术以及挖掘出学生最大的运动潜力是这学期体育教学的重中之重。

三、目的任务

1、掌握基本的体育基础知识,明确体育锻炼的作用,在锻炼中运用学到的知识。并不断巩固和提高。

2、进一步增强体质,特别是柔韧素质和弹跳素质以及速度的爆发能力。

3、通过体育锻炼,培养集体主义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自信心,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重点与难点

1、重点是;广播体操与立定跳远。

2、难点是男生的坐位体前屈的教学方法研究。

五、教学措施与教改思路

1:随着学生身体和年龄的增长,可多采用一些对抗性的游戏。

2:初中生对抗性强,可采用一些教学比赛,以增强学生锻炼身体的效果。

3:因材施教,分组时采用根据身高分组或按身体素质分组,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在运动中享受到锻炼的乐趣。

六、本学期教学进度安排

第六周-----第七周:跳跃运动,整理运动,跳绳练习,球类运动练习,游戏练习。

第八周-----第九周:坐位体前屈的辅导训练。复习广播体操全套动作。

第十周-----第十一周:仰卧起坐的练习,综合素质练习,球类运动练习,以篮球运动为主。

第十二周----第十三周:测试广播体操,阳光体育 冬季长跑

第十四周----第十八周:队列练习,冬季长跑,机动练习阶段

遇十月一假期或意外天气情况有关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可灵活临时调整,采取室内教学的方式等。

高中学生体质健康情况调研报告篇四

马卫平

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如何发挥教师主体性和学生主体性是当前进行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关注的主要问题。纵观中国学校体育百余年的历史,(在近代中国,体育作为教育活动中的一门学科进行设置,是从1904年开始的崔乐泉罗时铭著中国体育思想史近代卷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从课程中人的地位及其价值取向等维度,我们不难发现,学校体育课程经历了“圈羊”、“放羊”与“游牧”式体育课程的不同形式。深入了解其课程思想变迁的根源、表现形式和特征,对于推动当前正在进行的学校体育改革有着重要意义。

一、“圈羊” 式体育课程及其特点

“圈羊”式体育课程,是指在在体育教学中,教师把学生当成静态驯养的对象,学生被封闭和限制在一个固定的空间,教师扮演饲养员的角色,学生如同被栓入的羊羔,给学生喂什么、喂多少、什么时候喂等问题都是有教师来决定。“圈羊”式体育课程是一种专制主义的师生关系,它建立在赫尔巴特主知主义教育思想之上,20世纪初,赫尔巴特的主知主义教育思想以日本为媒介传入中国,“可以说,最早在近代中国传播的西方教育理论就是赫尔巴特以及赫尔巴特学派的教育理论”。教育部人事司编中外教育简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07这种体育课程突出的表现出如下特点。

强制手段来提高管理的作用,不许儿童随心所欲和乱说乱动。二是惩罚,即当儿童出现恶劣行为时必须按照他们所犯错误的轻重,分别予以站壁角、剥夺自由、禁止用膳乃至体罚等惩罚;第三是监督;第四是命令,要求学生像士兵绝对服从长官一样服从教师的安排。受赫尔巴特教育思想和日本军国民体育思想得影响,在我国学校设置体育课程的初期,我们全盘吸收了国外体育课程的思想,“兵操”由此进入学校。《奏定学堂章程》指出:“在中学堂,宜以兵士体操为主,凡教体操者,务使规律肃静、体势整齐、意气充实、运动灵活。”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506这种兵士体操虽具有强身健体、尚武和集体纪律教育等积极因素,但其重视的是整齐、严肃的机械式锻炼、压抑个性、提倡服从,并贯穿着专制、盲从的思想,导致体育课机械、生硬和单调。枯燥的教学内容,把体育课当成了训练学生遵守纪律的手段。

过程的确定性,是指教师在上课前把要上课的内容预设在在自己的教案里,教学的过程就是执行教案的过程。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通常就是按部就班,强调教学过程的公式化组织教学。其理论来源于赫尔巴特的教学阶段理论。赫尔巴特把教学过程明确地划分为四个相互联系的阶段。即:第一段,明了,即教师用叙述的方式(讲解和演示),向学生明白地讲授新教材,使学生清楚地明了新观念;第二段,联想(联合),即教师分析教学内容,促使学生将自己已有的观念与新的观念联系起来;第三段,系统,即教师综合教学内容,指导学生归类、概括,以便得出新知识的规则和原理;第四段,方法(应用),即教师给学生布置练习和独立作业,并及时纠正他们在练习中所犯的错误,使学生已获得的知识变得更加牢固。

念、增强体质教学观念等异化现象的出现。造成人的畸形的片面的发展,扼杀了人的个性方面素质。

应该指出,赫尔巴特的教学阶段理论曾对近代中国的学校教育实践产生过广泛的影响。但是,由于它在教学实践中强调以“知”为主,人为一切心理现象、包括情感或意志等都是建立在“知”的基础之上,偏重于系统传授书本知识,所采用的道德教育和儿童管理的方法,基本上保留了中世纪教育的特点。不根据具体对象、环境和教学内容一律加以应用,“因此不可避免地带有形式主义的弊病,而被称为‘形式教学阶段理论’”教育部人事司编中外教育简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05使得体育教学变得呆板、压抑。

二、“放羊式”式体育课程及其特点

“五四” 运动以后,在我国学校教育中,受美国杜威实用主义教育体系影响的教学体系成为主流,持自然主义、经验主义、人本主义哲学态度的教育家们意识到:课程仅仅关注学生的未来生活需要并为其做准备是远远不够的,课程本身应沿着向人回归的道路上展开,学生应从“养圈”里走出来,走向大自然,在学校体育中由此挟带而来的是自然主义体育思想。可以说,杜威教育思想在20-40年代我国学校体育界产生了很大反响。当年“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已成为时髦用语。但是,自然体育思想也带来消极后果,如单纯从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出发,降低了教师的作用。从而导致当时和以后“放羊式”教学的出现等。所谓“放羊”就是羊群在一定时空内进行觅食、嬉戏,使他们在自由的空间内摄取食物和消化食物,使它们快速成长任其自流。“放羊式”式体育课程,是一种在体育课中,教师较为关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重视学的活动。由于对学生地位和作用的过多关注,在师生关系的处理上出现极端发展学生主体作用的趋势,这种教学方法相对“圈羊式”教学形式而言具有自然性、随意性和愉悦性等特征。

体育教学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在一些教育家(如18世纪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和19世纪德国教育家福禄陪尔)教育思想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卢梭思想的影子。

随意性,是指教师和学生完全随着自己的意愿进行体育学习。在体育教学中,随意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教学目标的随意性。即教学无预期、无目的、无原则、无安排,遇到什么抓什么。二是教学内容的随意性。即什么“赶时髦”就教什么,学生喜欢什么就练什么。三是教学方法的随意性,它更多的表现在经验主义,即教学中完全按照 “老套路”,不管教学对象是否相同,时间地点有无变化,一切按老框框套。

愉悦性,即在体育教学中,从“学生的立场”出发,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动机,重视张扬学生的个性,单纯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安排教学。“有的同志认为既然要让学生体验运动乐趣,就无需要求学生非得掌握什么运动技能,只要学生玩得痛决,获得愉快和成功的体验就可以了”,毛振明赖天德 论运动技能教学和体育运动乐趣的关系 中国学校体育2005 1 55 因而在体育课中,教学内容完全按照学生的兴趣,有些甚至是一堂课先集中,然后是教师讲话.剩下的就是解散自由活动。“放羊式”教学模式是在批判了以往以教师为绝对权威的被动式教学后,提出尊重学生的自发自主学习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20世纪30年代,这种教学形式曾在我国风行一时,并对当今学校体育产生一定影响和积极与消极的作用。如调动了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好、个体需要得到了满足,从而激发学生自觉、主动地参加运动,真正体现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等等。同时“放羊式”教学也带来消极后果,如单纯从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出发,降低了教师的主导作用等。

三、“游牧”式体育课程及其特点

种类似“养羊”的地方释放出来,让他们自己去大自然、大社会觅食。在“圈羊”式课程与“放羊”式课程的交锋与变革中,我们可以察觉到学校体育教学中逐步突显了人的地位。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建构主义作为面向21世纪创新性教育改革的主流理论,正在成为指导当前中国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工具。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于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因此提出“学习就是知识建构”,教学是一种对话、引导和协商的过程。体育教学过程既不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圈羊”式课程,也不是完全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放任自流的“放羊”式课程,而是在教师引导下,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游牧”式课程。

王策三.教学论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98作为教育者在学校体育中应通过启发、引导受教育者内在的教育需求,创设和谐、宽松、民主的教育环境,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规范各种教育活动,从而引导他们自主地、能动地、创造性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去。

体验性:即把学校体育看成是一个特殊的体验过程,“既有认识论的意义,又有价值论的意义,更有本体论的意义,是人在体育中追求生命的方式。”邹玉玲.主体性体育及其课程观探论.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体育)博士论文,2004:11体育活动既关注学生的身体体验,又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在这种体验关系中,主体和客体达到统一的境界,认识者把认识的对象赋予了生命的内涵从而使体验关系成为生活关系。体验是参与的必然结果,主动参与是体育体验的前提。“教学是学生身心的投入,这就是体验过程。”张楚廷.大学教学学[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81体验概念的提出,反映了对生命意义的特殊重视。1908年顾拜旦在一次讲话中引用宾西法尼亚主教的话:“对奥林匹克运动会来讲,参与比取胜更重要”。并指出:“生活中重要的不是凯旋,而是奋斗,其精髓不是为了获胜而是使人类变得更勇敢、更健壮、更谨慎和更落落大方。这是我们国际奥委会的指导思想。”顾拜旦.奥林匹克理想[m].詹汝琮等,译.北京:奥林匹克出版社,1993.9:24“参与”和“参加”是不同的,参与是主体性的活动,是主体以整个身心融入活动中,而“参加”只表示人的身体的出现,并不一定是整体生命的活动。德国生命哲学的创始人狄尔康花费了毕生的精力提出了与自然科学不同的人文科学(精神科学)的标准,这就是体验、表达和理解。他说:“只有当体验、表达和理解的网络随处成为一种特有的方法时,我们面前的‘人’才成为精神科学的对象。”邹进著.现代德国文化教育学[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2:28 生命在“体验、表达和理解”中存在着,因此,只有精神科学才是对生命的解释。当前学校体育中对体育的看法还是聚焦在身体的物理体验方面,比如《现代汉语词典》对体育的定义为“发展体力、增强体力为主要运动的教育。”这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反映了一种功利主义思想,体育是以身体活动为手段的教育,一切体育活动都离不开身体,都是身体的表现。基础教育的体育实践类学科的重要特征是“身体练习”,无论身体发展还是心理发展,均要求在运动中、在提高身体适应性的同时、在身体活动的前提下实现身心的协调发展。活动使学生身临其境、情境交融。并且通过体育活动以启觅去拥护体育的精神。这样一种身体认知是任何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实践证明,根据体育教学特点和规律进行教学,可以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体育锻炼习惯、能力,满足学生参与运动的需求,感受体育运动中所蕴含的丰富的人文精神。如果说,离开了上述前提来强调体育课程功能,就容易发生在教学中单纯强调心理发展的认识过程——知识的掌握;或单纯强调心理发展的情感过程——快乐的体验,最终忽视了学校体育的重要特征——身体练习和体力发展,也就失去了体育课存在的价值。

引导性:所谓“引导”,主要指教师而言,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是知识渊博的向导,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源,而不是训练学生掌握学科内容的‘监工’”教育的哲学基础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148)引导性表明在课堂中,体育教师既不是机械的教书匠、被动的课程执行者,更不是体育课堂的旁观者。对教师的引导而言“一是指教育具有方向性和目标性,必须以关注理想个体生成与发展为主旨;二指教师对学生的成长负有道义上的责任,肩负着指导学生成长的重任;三指受教育者有自由意志和人格尊严,尊重他的个性是教育的内在规定。”程建平.论德育过程是价值引导与自主建构的统一[j].理论界,2004(3)“游牧”式课程提倡“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强调主动使教学活动贴近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使体育学习变得亲切、自然和具有人情味,为学生创设和谐、宽松的自主性学习的良好环境,引导学生通过运动体验进行自主性探究。在引导过程中,提倡用宽松的心态对待学生。教师应该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实施者、体育教育活动的研究者、学生身心健康的维护者。总而言之,教师的职责已由传递者向促进者转化,由管理者向引导者转化。

体”“教师主体”转变为师生协商主体,“具体来说,教师发挥主体性的目的就是要为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创设条件和搭建平台。”李秀萍.新时期主体教育研究应关注的三个问题[j].中国教育学刊,2005(4):33.使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动性相结合,这样,才能实现教学目标,达到教学目的,使课堂知识内化为学生的本质力量。

高中学生体质健康情况调研报告篇五

就生物学科而言,它是一门将理论知识与生活知识紧密联系的学科。因此,响应国家提出的提高学生的素质教育,就应充分利用课堂的教学,在进行知识教授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心理和体质的健康教育。从教以来,我一直秉承“备课不仅备教材,更要备学生”的理念。因为,教书不是为教而教,应该是真正的育人。在进行教学时,教师首先要对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有足够的了解,然后“因材施教”。

初中生开始进入青春期,对很多问题是懵懂的。因此,在开展教学时,教师应正确引导学生了解青春期的生理特点,从而做好心理准备,顺利渡过人生发展的黄金时期,为将来的事业发展、知识储备形成健康心态可以打下坚实的基础。青春期是生理发育突飞猛进的阶段,是性成熟期,是决定一生的体质、心理和智力发育的关键时期,对于身体上的变化,我们不要大惊小怪,在思想上要充分准备,迎接人生的这个重要阶段。有的教师可能会觉得给学生讲这些知识很尴尬。其实不然,我认为孩子的好奇心很重,如果你越说得含糊,反而会挑起他们的求知欲。如果教师首先把这类问题平常看待了,那么学生也就觉得“哎呀,这是很正常的,人人都会经历的过程嘛”。

此外,有的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己和父母之间不再像以前那样融洽了,顶撞父母的事逐渐多了,不少人开始写日记,在日记里倾诉自己的感受,他们不允许任何人接近自己的日记。我们就应站在学生的角度,备学生,了解他们想知道的,正确引导他们学习,从心理上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这样不仅可以达到教的效果,而且可以充分渗透心理健康的教育。少年在身高上迅速接近成人,学校、家庭和社会向他们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他们自己意识到不是小孩,于是要求父母用对待成人的态度来对待他们,而这种成人感,其实只是他们对自身的一种成熟的看法,而做父母的此时最担心的也正是孩子这种貌似成熟实则不成熟的现象,父母还会像对待孩子一样地对待这些小大人。这样,两代人之间难免要产生分歧。其实,孩子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并敢于坚持,这意味着他们在走向成熟。而家长和老师是不能操控的,我们应选择引导。

生命在于运动。在生物学上,我们强调新陈代谢,生命的发展离不开量变与质变。当代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运动不足、生活方式与当前社会要求不适造成的。同时,宣传不良生活方式的商业广告也随处可见,这些都已成为影响青少年身体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初中生物教材涉及人体的“八大系统”的学习,即: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血液循环系统、泌尿系统、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生殖系统。因此,在教学时,强调学生应注意加强身体的锻炼和保持正确的坐姿、保护视力,关注个人卫生,学习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在进行教学时,可以很自然地将理论知识引入现实生活。就个人教学感受而言,有时用生活中最通俗的话,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运用生活常识。同时,我们可充分利用“测量胸围差”、“测定反应速度”等活动,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通过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促进学习和心理、体质健康的教育,我觉得颇有成效,“教师以育人为本”,今后我将继续努力。在教学工作中,应进一步贯穿德育、美育等知识,在教授知识的同时,认真落实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

为了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道德观念,激励他们勇于进取,奋发向上,在教学中应不断地向学生介绍科学家的成功事迹。如,孟德尔用八年时间艰难地进行豌豆杂交实验;达尔文写成《物种起源》的艰辛经历;还有童第周、谈家桢等许多科学家的故事。教师应通过对科学家们经历的介绍,激励学生在学习上应有顽强的精神和惊人的毅力,努力拼搏克服一切困难。通过对我国生物学研究历史悠久,成就巨大的讲解,以史励志。通过对科学家互相协作走向成功事迹的介绍,教育学生要团结友爱,善于与人合作。这样,就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为他们成才奠定坚实的基础。科学品质是人在面对或认识客观物质世界时所表现出的科学态度,科学情感,科学作风等。在教学中,教师要在科学态度,规范操作上面严要求,做好示范,同时结合历史上著名科学家对科学的执著追求和严谨态度教育学生遇到挫折,不急躁,不气馁,促使他们养成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总之,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心理教育走进学科教学才刚刚起步,在生物课的教学中对学生的健康教育,树立他们的健康意识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是我们每一位生物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更多的内容等待着同行们一起去探索和实践,愿我们的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科教学注入新鲜的血液,愿中学生朋友都有一颗健康的心灵。

高中学生体质健康情况调研报告篇六

【摘要】青少年是国家未来发展的希望,中学生作为青少年的构成之一,他们的身心健康越来越得到大家的关注,而身心健康不仅指身体健康,还包括了心理健康,本论文在此基础上,从阳光体育运动出发,研究了中学生发展阳光体育运动对自身身心健康的影响,促进中学生更加健康向上的发展,具一定的研究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阳光体育运动;身心健康;影响

0 前言

“阳光体育”这个名词的提出,主要针对中学生参加体育热情不高,体育锻炼的习惯没有养成,体质健康水平下降、心理素质不够全面的状况,旨在鼓励中学生走出教室、走向操场、走向“阳光”进行锻炼。这里的阳光不知是指处于阳光下,同时也是指中学生群体运动的社会环境和心理的阳光。

一、阳光体育运动通过“每天一小时锻炼”,给予中学生正在持续发育的体内各器官、系统一种良性刺激,促进身体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等一系列适应性反应和变化,从而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过程。

如中学生可能会出现的体质虚弱、肥胖症、心肺功能不强、用眼过度等身体问题,均可利用阳光体育运动得到良好的控制,以保证身体各项机能正常。

二、合适的阳光体育运动可以在保持体质良好的状态下,提高学习效率,提高生活质量的有效途径。

如进行有计划阳光体育运动,可以改善神经系统的反应能力,使之思维敏捷,调控身体运动准确协调,提高生活质量;通过阳光体育运动使得血液循环加快,在单位时间内流经脑细胞的血液增多,以获得更多的氧气,加快新陈代谢,有效消除脑细胞的疲劳,提高学习效率。

一、有利于智力的发展与提高。正常的智力是正确认识世界的前提,是心理健康的基础,是心理健康的第一项标准。阳光体育运动对智力的发展和提高具有促进的作用。一方面,定期阳光体育运动,可以促进中学生大脑的开发,增强神经系统功能,提高人的记忆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另一方面,阳光体育运动可以促进锻炼者的注意力、反应力、判断力等进一步提高,在刺激多变的环境中开发自己的智力等。

二、有利于情感和情绪的调节和改善。阳光体育运动不但可以转移不愉快的意识、情绪和行为,使人从烦恼和痛苦中解脱出来,而且不良情绪可以得到及时的宣泄,如在学校,由于中学生学习任务偏重,加上相互之间的竞争和比较,会让他们产生不良的精神状态,如果积极参加阳光体育运动就可以转移大脑皮层对这一不良情绪的反应点,变成积极愉悦的精神状态。

三、有助于坚强意志品质的培养和形成。意志品质是指一个人的果断性、坚韧性、自制能力,以及勇敢顽强和主动独立等品质。在阳光体育运动中,要不断克服客观困难(如气候条件、动作难度或外部障碍等),和主观困难(如胆怯懦弱畏惧的心理、疲劳,对某事某物的沉迷与过度进行等),在战胜自我的前提下,越是努力克服主客观方面的困难,就越能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为此,我们应当鼓励中学生培养这样的坚强意志品质。

本文通过对阳光体育运动进行解释分析,并从阳光体育运动对中学生身体和心理两个角度,阐述合理、适度、定期、广泛的阳光体育运动对中学生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的诸多良好作用,可见,我们应当提倡多开展这样的阳光体育运动,努力从校内课内,校外课外、社团家庭等环境中,构造实现阳光体育运动的时间条件、运动内容与形式、群体合作运动意识、空间条件等运动环境,对今后中学生身心发展从体育运动角度进行提倡,具有一定的进一步研究价值。

参考文献:

高中学生体质健康情况调研报告篇七

;

摘 要:体育教学是实现学校体育目的任务的基本途径,也是当前实施素质教育转轨的重要方面。中学体育与其它学科的区别是:学生处于动态的大环境,主要以身体练习与思维活动作为教与学的手段和方法。如何加强体育工作,切实提高学生健康素质是课改环境下体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基本问题。本文就如何加强体育工作,如何树立“健康第一”的理念,贯彻落实政策,加强保障机制,完善评价制度,调动社会参与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一、广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

(1)转变观念,提高对阳光体育运动的认识:要认真学习和领会中央关于开展阳光体育活动文件的精神实质,把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作为推进高中学生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和关键点,要在教育中切实贯彻“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等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加大对阳光体育运动重要作用和意义的宣传,丰富校园生活,使大家能充分感受到运动的快乐,从而把参加体育锻炼变为一种自觉和自主的行为,积极投身到运动中来,从而达到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目的。

(2)丰富载体,精心组织,抓好落实:我们要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注重对课堂教学的优化设计。在教学前要做好引导工作,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以合作探究方式来引导学生参与学习。在活动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合作能力,结合学生的兴趣,围绕选修项目来进行教学,要结合学生的个体差异,增加一定的负荷和强度,使学生在训练中让身体得到锻炼。另外,要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很多高中学生,尤其是到了高三,他们因为考试的压力而不愿意参与体育锻炼,害怕因为锻炼而影响了学习。教学中,教师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二、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

(1)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在一节体育课中,教学内容的合理搭配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相当大的作用。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富有游戏性和竞赛性的教材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實践证明,当学生上球类课时,男生女生对球类运动的兴趣远远超过其他项目,而这项运动又能充分表现出每个学生的个性,对发展学生灵敏、协调、弹跳、速度、力量等各项身体素质,对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教育学生团结友爱有非常好的作用。但是,我们不可能每节棵都上球类这些内容。体育要求的是全面发展。因此,我们就必须从教学内容上的安排上着手。可以在一节课中安排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内容。如,篮球与田径、足球与武术、学生熟悉的内容与新授内容、复习内容与新授内容合理搭配,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2)抓两头,带中间:体育教师要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各种课外体育活动,每个班都有些特别爱好体育者和体育成绩特别好的人,应该成立学校各种体育兴趣小组,每学期要定期举行各种体育比赛,最大限度满足学生体育锻炼的需要。每个班也有些体育成绩特别差、不愿意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对这些学生应该实施基础工程,有耐心讲道理,通过运动处方等多种形式使他们从中获益,慢慢也加入到体育中来。

(3)体育宣传的作用:要大力宣扬体育文化,使校园形成良好的体育活动氛围,可通过电视新闻、报纸、刊物等形式宣传,特别是抓住本县里和在学校里搞的体育活动和比赛大力宣传,如我们婺源县每年举行的中小学生乒乓球赛和中小学生篮球赛等活动,让学生,特别是女生看到体育活动的乐趣和魅力,使许多学生走出课堂自觉地参加丰富多彩的校内课外体育活动,也使校园多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4)课外体育的影响力:如我校每年要定期举行学校运动会,以及以班级为单位的年级篮球赛或足球赛等活动,最大限度满足学生体育锻炼的需要。我校还成立了男子篮球队,集训人员分别来高中不同年级的篮球尖子,要求参加培训的有50多名,最后通过选拔12名队员组成了校篮球队。每天课外单独辅,学生的训练热情极高,每次训练的时候,许多同学都是在围观,大大激发了学生的篮球热情,学生的课外文化活动得到进一步丰富。

(1)利用继续教育进行现代体育理论和体育科研方法的培训:进入“学习型”社会,继续教育开展得轰轰烈烈,体育教师的“终身学习”意识也因此得到不断加强,我们要充分利用继续教育来重点培养和提高体育教师的体育科研意识,让他们了解体育科研的一般原理,基本掌握体育科研方法的一般步骤和主要科研方法、基础知识及应用技能,使他们初步具备进行体育科研的能力。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不少骨干体育教师在面对体育科研时,感到自身缺少必要的科学研究方法训练,缺乏课题的拟定、捕捉能力,因此我们在继续教育培训时,要认真组织体育教师学习相关的体育科研理论和课程理论,突出安排体育教育理论课程和体育教学研究课程,使体育教师通过继续教育培训来有效培养和提高他们的体育科研能力。

(2)聘请专家、学者进行各种关于体育科研的讲座或报告:体育专家和学者不但站在了体育科研的最前沿,而且他们也具有很强的体育科研能力和丰富的体育科研经验,聘请他们来进行各种关于体育科研的讲座或报告,能有效培养和提高体育教师自身的体育科研能力。通过他们的讲座或报告,体育教师不但可以在体育科研上少走弯路,而且可以从他们的失败中吸取教训,从他们的成功中借鉴经验;通过他们的讲座或报告,体育教师可以和他们直接交流和探讨自己在体育科研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也可以和他们保持联系,定期或不定期的接受他们在体育科研方面的指导和帮助。总之,在今后体育锻炼教学中,我们要加大改革力度,使体育个性化、多样化,营造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氛围,把增进自己健康,提高体育能力,培养自己终身体育的意识,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作为学校体育锻炼的首要任务来抓。

参考文献: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