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苏武传教案设计(汇总17篇)

时间:2024-02-03 09:21:12 作者:GZ才子

高中教案是指针对高中学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详细规划和安排的教育教学文件,它对于教师来说是一种重要的辅助工具,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和实施教学活动。这是一份高中数学教案的范文,希望可以给教师们提供一个编写教案的思路。

高中语文教案设计

1、通过展现一种简朴的生活方式,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以及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2、学习文中拟人手法的运用。

教学方法:研读与讨论。

教学过程。

1、介绍作者背景,提供阅读情景(可由学生提供)。

亨利・戴维・梭罗(henrydavidthoreau,187月12日―1862年5月6日),美国著名作家、哲学家,著名散文集《瓦尔登湖》和论文《论公民的不服从权利》(又译为《消极抵抗》、《论公民的不服从》)的作者。

梭罗出生于马萨诸赛州的康科德城,1837年毕业于哈佛大学。

梭罗除了被一些人尊称为第一个环境保护主义者外,还是一位关注人类生存状况的有影响的哲学家,他的著名论文《论公民的不服从权利》影响了托尔斯泰和圣雄甘地。

1845年7月4日梭罗开始了一项为期两年的试验,他移居到离家乡康科德城(concord)不远,优美的瓦尔登湖畔的次生林里,尝试过一种简单的隐居生活。他于1847年9月6日离开瓦尔登湖,重新和住在康科德城的他的朋友兼导师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一家生活在一起。出版于1854年的散文集《瓦尔登湖》详细记载了他在瓦尔登湖畔两年又两个月的生涯。

在不同时期,梭罗靠教书与务工过活。他曾经在他家办的.铅笔厂工作过,还发明了一种可以简化生产、降低费用的机器。

梭罗是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的学生和朋友,受爱默生的影响,梭罗也是一位先验主义者。

梭罗曾经旅行到过科德角(capecod)、阿基奥科楚科(agiokochuk)和缅因州的卡塔丁山(mt、katahdin)。其中的缅因州之行到过卡塔丁(ktaadn)、车桑库克(chesuncook)和培诺伯斯科特河(penobscotriver)的东支。梭罗因患肺病死于他的家乡康科德城,并被葬于马萨诸赛州康科德城的斯利培山谷公墓(sleepyhollowcemetery)。

2、阅读全文,讨论问题:

a、文章以“寂寞”为题,那么“寂寞”表现在哪里?(从文中找出)。

b、作者真的寂寞吗?为什么?(从文中找出)。

c、对于这种“独处”的生活,作者是怎样认为的,情感有变化吗?

e、文中对于大自然的描写有很多,作者用了何种修辞?(从文中找出)。

3、梭罗的这两年的独处生活,是想寻求一种生活方式。他不满当时的复杂生活,提出“人口膨胀”将导致“生活绝望”;他断言当时所谓之进步是不必要的,他声言我们往往由于手段而搞不清目标,为了达成目的而误用了方法;甚至断言原始人的生活在某种情况下比现实快乐而完满。

其实,这其中隐含着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思考。你觉得梭罗是怎样认为的?

4、小结:

本文通过写“我”在山林独居的生活与感受,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即人是自然的一部分。

作业:

大家都知道,梭罗毕业于哈佛大学,他没有像他的同学那样,去经商发财或走向政界成为明星,而是选择了瓦尔登湖。他在那儿搭起小木屋,开荒种地,写作看书,过着原始而简朴的生活。他在世44年,没有女人爱他,没有出版商赏识他,生前在许多事情上很少取得成功。他写作,静思,直到得肺病在康科德死去。

美国梭罗博物馆在互联网上搞了这么一个测试,题目是:你认为亨利・梭罗的一生很糟糕吗?共有467432人参加了测试,其结果是这样的:92.3%的人点击了“否”;5.6%的人点击了“是”;2.1%的人点击了“不清楚”。

你是怎么看待的?

板书:

远离城市自然为伴。

寂寞不寂寞。

(他人)(自己)。

交往人少偶客拜访。

热爱自然融入自然。

高中语文《苏武传》教案【】

1、把握历史事实,理清文章脉络。

2、分析人物性格,重点剖析传主的性格特征,体会传主的人格魅力。

3、分析文章塑造人物的艺术技巧。

4、对传主的功过得失和价值意义进行讨论、评价。

二、教学重点。

1、分析人物性格特征,体会传主的人格、精神。

2、评价传主的功过和价值。

高中语文教案设计

1、把握诗歌的内容和艺术手法。

2、初步培养学生品味意境和情理的能力。

3、对作品进行比较性阅读。

【教学重点】。

理解《错误》中蕴含的丰富而又深刻的哲理。

【教学难点】。

1、体会诗歌物中含情,情景交融等特色。

2、准确把握《错误》的情感和主题。

【教学方法】。

1、诵读感悟法:通过反复的诵读,感悟诗歌情感意蕴。

2、比较性阅读:通过同一主体诗歌的比较性阅读,深刻理解《错误》的艺术特色。

【教具准备】。

cai课件,录像,录音机,多媒体投影。

【课时安排】。

1课时。

【预习提示】。

1、学生课前搜集资料:作者简介,写作背景等相关资料。

2、学生利用所学的分析和鉴赏知识,反复诵读,并讨论体味诗歌的内涵。

【教学步骤】。

【教学要点】。

学习《错误》这首诗歌,体会其优美深婉的意境,掌握比喻修辞手法刻画人物的写作特色。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思妇闺怨,是中国传统诗词中历咏不衰的一个主题,而做得最多的又往往是须眉之士。他们或是以己度人描摹体恤女子情怀;或托物言志,抒发自己的失意与惆怅。思妇入诗,最早是从《诗经》中开始,《诗经·召南·殷其雷》中有“殷其雷,在南山之阳,何斯违斯,莫感或惶?振振君子,归哉归哉。”而入词则有被称为“百代词曲之祖”的《菩萨蛮》“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一千年后,台湾诗人郑愁予作了一首脍炙人口的短诗《错误》,今天我们就从内容、意象、结构等几个方面来解读这首诗。

二、教师范背《错误》,听录音,学生朗读。

三、分析。

1、内容分析。

思考:通过阅读,这首诗主要写了些什么内容?

明确:描写的是痴情的女子在漫长的等待中一次次的希望又一次次的失望乃至绝望的故事。

这个故事又是通过什么来表现的哪?这就是我们曾学过的.意象。

2、意象分析。

明确:(多媒体展示)。

莲花(的开落)女子芳洁、封闭而又寂寞的心灵。

东风(不来)。

柳絮(不飞)。

跫音(不响)。

春帷(不揭)。

小小的寂寞的城。

小小的窗扉紧掩感情执着、专一。

青石的街道向晚。

3、结构分析。

既然短短90多字就有如此多的意象,如果不精心安排,只是随意的堆砌在一起,也不会有美的意境;也不会将女子执着专一的感情封闭而又寂寞的心灵描摹得如此的酣畅淋漓。所以我们来分析一下诗歌的结构,找一找诗歌的线索,试着将本诗的各个镜头按照正常的顺序来拼接一下,看一看郑愁予的时空转换艺术。

明确:本诗歌由纵横两条线索,是整个故事呈现环式结构。

横线——第一节两句是故事的结局,中间五句是对女子的漫长等待的想象,最后两句是写实。

纵线——从大景(广阔的江南)到小景(小城、街道、帷幕、窗扉和马蹄声)像从一条幽僻的小巷,从大的背景伸向寂寞的向晚的青石街道。

全诗按照:“实—虚—实”的思路来倒装的。

4、“错误”分析。

(1)我们先看一下“错误”产生的过程:(多媒体展示)。

制造者:女子制造者“我”

失之交臂漫长等待。

紧掩心扉、令有所盼可能是“归人”

无视“我”回眸难以停留,是“过客”

少妇眼中“我”是过客伤心、失望、绝望。

美丽的邂逅情节“达达的马蹄”带来美丽的期盼。

“美丽的错误”

(2)产生的原因:(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明确:因为“我”这“达达的马蹄”打开了“你”“小小的寂寞的”心,打开了“你”“紧掩”的心扉,“你”一定误以为“我”回家了,于是,一阵惊喜,一片欢心,然而,“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当“你”一旦意识到这一点时,“你”也许更惆怅,更痛楚吧!“惊喜”是美丽的,但却是虚无的。马蹄本身是美好的,它能带给那位女子以希望。所以这个错误的美丽,是种痛苦的美丽。但这种错误毕竟能给女子带来希望,总比什么也等不到要好,所以也可以说是美丽的。

四、课堂小结。

面对这样一位含蓄隽永、情深义重的女子,诗人抱愧和解释是“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读完全诗,它表面看是由于一场误会而引起女子心中的波动和失落。但实际上,这首诗在无形之中对千古吟唱的思妇主题做了一个男人最隐衷而又最诚实的回答。为什么千年以来女子“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从而“肠断白苹洲”?只因为她们所等待的男人在她们的生命流程中,多半是“过客”,而不是“归人”。

五、比较性阅读(多媒体投影)。

思考:下面都是“倚楼望归”的三首诗,郑诗与白、温、柳都沿用了“倚楼望归”的主题和意象,但给人的感觉又是迥异的,试着做以说明。

白居易《长相思》。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最后借“月明人倚楼”一句兀现,令人怅然长叹,低回久之。

温庭筠《梦江南》。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

柳永《八声甘州》。

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明确:在女主人公的处理上:白、温、柳词中,女主人公都以明确的倚楼姿态出现的,无论是“思”“恨”还是“肠断”,都是直抒胸臆,敞开心扉,但《错误》中的女子,郑愁予将其处理得十分的含蓄矜持,心理活动也十分的曲折微妙,层次跌宕,从而为全诗平添了富于古典气息的哀婉和惆怅。

六、课后作业。

1、课外阅读推荐。

《郑愁予诗选集》台湾志文出版社1988年版。

《新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1年版。

2、根据白词、温词、柳词及郑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写一篇《不朽的失眠》的抒情散文,不少于800字。

高中语文教案设计

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相关文言实词、虚词、句式,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语感。

2.学习本文的论证结构和比喻的论证方法。

与资源整合整合学测相关文言文考点。主要学法。

与教法讲授法、讨论法、竞赛法、小组展示课前准备ppt音频教学实施过程(含评价)导入:

以《三字经》中所提到的“性本善”衍生到荀子所提出的“性本恶”,从而引出《劝学》这篇文章。

二、课堂检测(小组比拼):

1.通假字:輮、有、知、暴、生。

2.其他易写错读错字:中、砺、参、省、跂、臾、楫、跬、螯等。

3古今异义:博学、爪牙、跪等。

4本文的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

三、学习本文的论证结构和比喻论证的方法。

采用教师引导,学生模仿老师进行讲解的方法。

结构:分别论述学习的意义、作用、方法和态度。

主要论证方法:比喻论证、正反对比论证。

四、拓展训练。

高中语文教案设计

1、知识与技能:学习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学习说理的一些方法,提高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了解文章结构严谨、主次分明的说理方法;学会用正面描写与。

侧面描写相结合刻画人物的方法;抓住“诸葛亮对策要点是什么、

提出了哪些战略方针、根据是什么”三个问题,揣摩文意。

耻下问的人。

教学重点:

1、

2、理解隆中对策的主要内容,把握其要旨及战略方针。学习本文刻画人物的方法,体味精练的语言。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诸葛亮在三国历史中的作用。

课时:2课时。

教法:朗读法、探究讨论法。

第一课时。

要点;背景简介;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译读课文,把握文。

意,划分段落,理清诸葛亮隆中对策的思路,把握对策的核。

心内容和战略方针。

一、导入新课:

《三国演义》开篇有一首词《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青山依旧夕阳依旧,英雄生。

命已逝,但却活在后世人的记忆里,诸葛亮就是这样一个英雄。今天我们要通过。

《隆中对》这篇文章来了解他。

二、多媒体显示课文背景资料。

1、《三国志》及陈寿简介。

2、背景介绍。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录音,正音。

2、学生自由读课文,结合注释,利用工具书,疏通文句,翻译课文。

3、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疑难词句。

吴会殆民殷国富存恤帝室之胄诸戎箪食壶浆。

2)、古今异义。

例句例字古义今义。

将军宜枉驾顾之顾。

凡三往凡。

此殆天所以资将军殆。

遂用猖獗用、猖獗。

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可以。

抑亦人谋也抑。

3)、一词多义。

谓为信然()谓为信然()..

欲信大义于天下()然志犹未已()..

信义著于四海().

好为《梁父吟》()因屏人曰()..

谓为信然().

贤能为之用()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此可以为援().

4)、难句翻译。

(一)诸葛孔明者,卧龙也。

(二)因屏人也。

(三)君与俱来。

(四)时人莫之许也。

(五)欲信大义于天下。

(六)贤能为之用。

(七)孤不度德量力。

(八)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第二课时。

一、思读课文,探究交流。

1、理清全文思路。学生划分文章段落结构,并交流看法。只要言之成理,都要肯定学生的看法。教师适时点拨:先设悬念,再加强化,既而引出二人对答,通过诸葛亮提出的策略显示他的高瞻远瞩和雄才大略,完成对诸葛亮的形象塑造;最后以关、张二人嫉妒,刘备解释作结。文章在起伏中推进,在矛盾中展开,诸葛亮对策是全文中心,也是集中刻画诸葛亮这一形象的重点。

2、理清诸葛亮隆中对策的思路。多媒体显示。

显示讨论结果:

曹:不可争。

明察天下形势孙:不可图。

隆中刘荆益二州:可争、可图。

三步走战略:

(主攻荆州――夺取益州――联吴灭曹统一全国)。

二、分析人物,探究表现手法。

1、诸葛亮是一个怎样的人?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来?

(1)从诸葛亮的“对”,也就是诸葛亮的一番答话,即诸葛亮为刘备。

对天下大势的精彩分析和对战略战策的精心谋划可以看出,诸葛。

亮胸怀大志,高瞻远瞩,雄才大略,富有智慧,头脑清醒,目光。

长远。是一个有高瞻远瞩的战略思想的军事家和有注重实际的政。

治才能的政治家。

(2)还能从其他哪些地方看出诸葛亮的非凡之处?

a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自比管仲,

乐毅。――胸怀大志,有自信有抱负。

b诸葛孔明者,卧龙也。――避世待时而飞.

c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矜持自重。

d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见解高明,

令人折服。

e关张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

也……”-----治国之栋梁。

2、对人物的刻划可以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看看以上对诸葛亮的性格刻。

划,哪些是正面描写,哪些是侧面烘托?

诸葛亮的答话和a属正面描写,而bcde属侧面烘托。

3、文中的刘备是怎样一个人?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刘备是一个有雄心有抱负有号召力有威望,能虚心求贤,礼贤下士的人。

a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

b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c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君谓计将安出?”

d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e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五、学生齐读课文第四段。

六、作业:研讨与练习一、三。

高中语文教案设计

设计思路:

针对教学的重点、难点,抓住提示论点的关键语句和用以论述的比喻,明确本文论点和论证方法,揭示作品的思想性和写作特点。同时,落实重、难点与分析段落层次相结合,以利于学生理解论述的角度和设喻的几种形式。

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的文言虚实词,先指导学生借助注释、工具书,结合课文语境,理解其意义和用法,然后通过课堂点拨、完成课后“思考和练习”以及熟读、背诵,切实掌握。

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注意文言实词的古字通假、古今异义、单音词和双音词等现象。

二、教学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属于策略性知识。从必修教材整体模块安排线索看,第一册第二单元是古代叙事散文,第二册第三单元是古代写景散文,第三册第三单元是古代议论散文,第四册第四单元是古代传记,第五册第二单元是古代抒情散文。

《劝学》位于必修三第三单元,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感受古人的襟抱与睿智,体会传统文化思想精华的宝贵。同时要有质疑问难的精神,要大胆提出问题,探究问题,提高思考能力和议论能力。

2.知识结构体系分析:

本节内容是在朗读课文和梳理翻译课文的基础上对文章的论证方法和思想内容进行探讨,正如单元教学目标所要求的,阅读时要多琢磨文章立论的方法,注意其严密周详的论证逻辑,以及由此产生的说服力量。本节课就是要引导学生思考本文论证的特点。

3.课程标准分析: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关于文言文教学内容标准清晰的指出:阅读浅易文言文,养成初步的文言语感。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

诵读古典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本课就是通过对文言实词、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和用法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文本进一步解读,从而学会举一反三,由课内到课外,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4.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所面对的学生已步入高中学段一个学期,尽管他们基本具备了利用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但对于文言文阅读,他们大多有畏难情绪,不感兴趣。他们思维活跃,表现意识和合作意识都比较强,对高中学段的语文学习充满了期待。他们不喜欢静态的知识讲授,更喜欢将知识的学习、能力的训练置于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之中。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展示自己的思维状态,敢表达,爱表达,从而让学生热爱上语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荀子及其思想核心;。

掌握文言基础知识,包括掌握劝、见等实词的意义,积累通假字和三个文言虚词。

提高学生诵读和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理解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作用、方法和应持态度的论述。

学习比喻、对比论证方法,提高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教师讲析与指导归类,学生可以了解有关荀子的基本常识和掌握文言基础知识。

通过诵读学生可以纠正不良发音并培养语感,并养成诵读文言文的好习惯。

通过讨论学生明确并深刻理解学习的意义、作用、方法和应持的态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及学习必须要做到积累、坚持和专一的道理。

引导学生端正对学习意义的认识,即要善于从学习中寻找快乐,要乐学、好学。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诵读并背诵全文,积累文言词语。

议论文的基本结构以及学习本文比喻论证的方法,并学以致用。

2、教学难点:

在诵读中落实本文的文言语法知识教学。在诵读中渗透正字正音、辨词析句、层次疏理、文意理解、语言鉴赏等多项文言基础知识的学习。

掌握全文比喻和对比论证的特点。

五、教学策略与教学手段。

(一)教学媒体的选择。

本课教学过程中利用幻灯片,录音机为课堂教学创设情境,简约实用。

(二)教学策略的选择。

本节课以单元回归为导入前奏,创设丰富多彩的学习情境,综合运用“问题探究”、“有意义的接受式学习”、“学案导学”“课堂教学的指导性策略”等教学方式方法组织教学。让师生在探究学习中增进与文本的默契感,从而使课堂呈现和谐的师生和生生关系。

【教时安排】。

用两课时教完。课前要求学生对照注释初读课文。第一课时,重点弄通文字,初步理解内容。第二课时,理清层次,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并研究写作特点。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介绍作者,解题;。

2.正音正字;。

3.理解本文的重点文言虚实词的意义和用法;。

4.翻译课文。

教学步骤。

导人新课。

用儒家学派的先贤孔子、庄子的学习理论引出荀子的学习理论。

一、知人论世、解题。

1.简介作者:(见导学案)。

2.解题:

《劝学》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

劝:“劝勉”的意思。

繁体字“勸”字,凡是用“力”作形旁的字,多数有给人们勉励的意思,如“励”、“努”等。这是“劝”的本义,而在现代汉语中,“劝”,解释为“劝阻”,词义已经转移了。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目的文章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二、整体感知。

1.听录音范读课文,学生正音正字。

指导学生处理文字词句中的疑难问题。

给6个通假字、12个重点文言常用实词圈点加注,理解它们的意义和用法,并理解文言常用虚词“于”、“者”、“而”的用法。学生对照注解,自读课文。教师巡回指导,发现学生不懂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

2.翻译课文。

第1段,提出中心论点。

高中语文《苏武传》教案【】

(一)传记写作的要点。

(幻灯展示:范曾《苏武牧羊图》)。

幻灯片中对于苏武只有一个解释:前140—前60,同学们,你能从中读出什么信息呢?

苏武活了80岁。

而本文,作为一篇传记,写了苏武多少年?有没有写80年?

写了19年。

这19年每年都写了吗?

没有。

问一个写人物传记怎么写的问题。写人物传记,要不要把这个人物的一生列成一个大事年表?要针对人物身份抓住关键情节来写。写苏武,他是一个使臣,要抓住他在出使之时遇到特殊变故所表现出来的言、行、举、止,通过这些突出的事情来表现一个人。这是一种传记写作的方法。也是文学创作中表现人物的方法。

(二)归纳主要故事情节。

班固虽然是个史学家,但他在写苏武时花尽了心思,80年,没有写太多,对苏武的身世,只有一处交代,只在文章开头交代,“武,字子卿。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稍迁至栘中厩监”。

整篇文章侧重写他出使匈奴这19年的艰辛历程。

在这19年当中,没有一年一年地写,那作者抓住了什么样的核心事件?(遇到了意外之变的时候,面对劝降时他是如何表现出的。因此,整个传记的重心在哪里呢?发生叛乱是个意外之变,在这时,苏武是如何表现的呢?)。

自杀反劝降北海牧羊。

(板书:自杀反劝降北海牧羊)。

这三个情节构成了苏武人生当中最精彩的篇章。

(三)通过问题归纳苏武形象及精神特质。

a.讲解“自杀”情节。

请同学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1)欲自杀(2)引佩刀自刺。

问一个问题:他在知道这个事情之后,马上就要自杀,那在他自杀之前,留下了什么话?也就是他自杀的原因是什么?(找原文)。

(1)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

(2)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

在他自杀的理由中,找出最核心的两个词,是哪两个词?

重负国、屈节辱命。

苏武的身份是什么?

出使匈奴的汉使。

作为一个使臣,此时遇到意外的变故,他为什么说是“负国”呢?

(1)手下人勾结匈奴叛乱。

(2)作为汉使,任务未完成,有愧于国家(苏武作为代表团的团长,副团长出现问题了,这是他严重失职。)。

(3)处理不好会引发两国的矛盾。(很有可能汉匈的战争就会因此而起)。

“重负国”再加之“屈节辱命”,哪一个能显示他自杀有为自己的成分?

(对汉朝忠贞不渝,事事为维护国家利益的品格。)国家利益至上。

卫律惊,惠等哭,单于壮其节。他的行为让叛徒感到惊讶,让敌人感到震憾,进而感佩。

所以,我们归结这样几个字,在自杀过程当中,有一惊,一哭,一壮。

他要自杀,他的同行者放声大哭,他的敌手都大惊失色,连敌方的君主都被他的气节所打动了。这个行为突出的是一个人格魅力。这是他对国家不渝的忠贞。(板书:忠贞)。

既然讲到了卫律吃惊,我们自然就过渡到了卫律这个人,大家想一想,卫律为何会吃惊?要联想一下他是什么身份。

因为他自己首先是一个叛将,他认为苏武可以和自己一样选择投降,而苏武却为了保护国家的尊严和民族的利益去自杀,所以对苏武自杀十分不解。

按照卫律的逻辑应该是什么?

从这个叛徒的吃惊里面,可以看出在同一个场面上,同一个事件上,比较出人格的不同,选择之不同。因此,当卫律代表着单于这一方来劝降的时候,他的话语就有所不同了,他是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劝说的?找两个同学分角色朗读。只读二人对话,读出劝降的语气和反驳的情态。

高中语文教案设计

1.本单元课文一篇选自《左传》、一篇选自《国语》、两篇选自《战国策》,它们都属于先秦历史散文,记事全面翔实,写人生动形象,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2.本单元这些历史散文对当时的政治状况和社会生活作了广泛而又具体的记载,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制度上的重大变革。但由于时代的隔阂,文中所记载的文化习俗、典章制度,现在的人们大都不熟悉,特别是有些文言词语音义变化很大,学习时会有一些困难。

3.本单元课文可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素材,如:在国难当头的时候不计个人得失与安危,顾全大局、无私无畏的精神;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等。

二、单元教学目标。

1.了解《左传》、《国语》、《战国策》的作者(编者)情况、写作背景、文体特点以及“十三经”、“二十四史”等有关常识。

2。了解先秦时期各诸侯国的地理形势以及当时的风俗习惯、礼仪、典章制度、官职称谓、人物身份等有关知识。

3.借助工具书与课文注释准确地掌握本单元中常见文言实词虚词的音形义,能结合上下文揣摩某些词语的含义,能联系学过的课文,归纳多义词的义项。

4.了解并掌握本单元出现的四种文言句式的特点,掌握判断句、疑问句及宾语前置句的某种规律。

5.区别疑问句中设问与反问两种修辞方式的不同特点;了解比喻和委婉语的用法。

6.通过反复朗读,加强理解,背诵其中重点段落。

7.能够根据课文中的情节与对话,分析主要人物形象并归纳其性格特征。

8.能够较准确地分析文章结构层次并能简要归纳各层大意,理解各层之间内在联系。

9.能够较正确地将某些文言句译成现代汉语。

10.能够学习古人,联系现实,古为今用,写出作文。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

1.在初中学习的基础上,培养借助工具书独立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要注意积累文言文字词句的知识。语言材料方面古今变化较大,有些文词随着旧事物、旧概念的消失而不再使用了,比如古代一些典章制度及官职人称等,这些比较冷僻的词语学习对参照课文注释明白其意思即可,不必花费很大精力去记忆,有些词语意义虽未消失,但在现代汉语中已经很少使用或者已经换成另一个词语来表述,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修(长)”、“服(穿、戴)”“谓(说、对……说)”以及“公”、“君”等尊称。这类文言常用词是学习积累的重点。还有些词语古今意义没有多大变化,而现代汉语常作复音词语或成语中的一个成分,如“形”――形体、“容”――容颜、“衣”――衣服、“妻”――妻子、“朝”――朝三暮四等。要注意积累时应举一反三。

2.随时注意积累总结特殊文言现象:通假字、一词多义,要善于总结一般语法规律,从而掌握一些特殊文言句式。比如,文言文中的判断句、疑问句与现代汉语有何不同?在什么情况下文言句中的宾语常置于谓语动词前边?要摸索出一般规律,上升到理性认识。

四、单元教学设计。

1.本单元选人的课文,语言比较浅显,内容生动有趣,篇幅也不长,可以要求学生借助工具书与课文注释,自己串讲课文,教师只做重点、难点的点拨。

2.《烛之武退秦师》、《勾践灭吴》是教读课文,要求在掌握字词句的基础上熟读成诵,以培养阅读能力。《邹忌讽齐王纳谏》、《触龙说赵太后》是白读课文,要求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个别段落。

3.比较阅读本单元的几篇课文,体会这几部历史著作在结构层次安排、人物形象刻画等方面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4.如条件允许,可尝试把现代化教学手段引进课堂。如利用计算机网络发送对课文学习中重点难点内容的总结知识,发送要求进行比较阅读的典型文章,这样可大大提高课堂容量;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阅读后的网上作文,教师可进行单独指导,也可与其他同学进行网上交流,使课堂教学更具有针对性;也可把板书设计成幻灯片、实物投影,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形象性。

高中语文教案

《米洛斯的维纳斯》一文,是日本作家清冈卓行用散文的笔法写就的一篇艺术评论,谈的是米洛斯的维纳斯因偶然缺损双臂而意外获得了非凡的美学价值,观点建筑在哲学,文艺美学的基础上,表述又极具概括性,因而内涵深蕴。

教学目标:

1、整体把握文意,理解作者对残缺与完美的感悟。

2、深入探讨重要语句,体会句子含义。

3、虚实相生无中生有的艺术辩证法。

教学课时:1课时。

一、导入。

在巴黎的中部,有一座著名的宫殿,它的名字叫卢浮宫。有这里荟萃着无数人类文化瑰宝。其中以卢浮宫三宝最为引人注目。蒙娜丽莎以其神秘的微笑而有了永远的魅力,还有张开翅膀奏响海战凯歌的胜利女神,只是她的头颅已经失去,还有就是米洛斯的维纳斯。

不知道是岁月的流失或者是一次意外使她残缺了双臂。而事实上米洛斯的维纳斯共有两尊,可是耐人寻味的却是,双臂完好的维纳斯默默无闻,可是断了双臂的维纳斯却漂洋过海,穿越了久远久远的时代而大放异彩。

二、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1.教师引导:日本作家清冈卓行认为:对维纳斯而言,无情的历史,偶然的毁坏,恰恰成全了维纳斯,使她成为了人类艺术宝库中不可或得的珍品。这是一个很大胆、很特别的观点。作者这个看法的建立基础是什么?作者在文中对这个观点的完整表述是怎样的?请同学们阅读课文思考。

2.学生默读全文,思考上述问题。

3.学生默读完毕,找到答案,回答:作者是以艺术的名义反对对维纳斯所进行的任何复原工作的,他认为维纳斯她为了如此的秀丽迷人,必须失去双臂。

4.教师引导:她为了如此的秀丽迷人,必须失去双臂。这是作者的根本思想,也是本文的中心。不知大家读着这句话时,心中有没有产生疑问。

三、引导学生研究探讨问题。

1.教师引导:课文其实就是紧紧围绕着这两个问题展开的,除了我们已经看过的一、二、五段外,三、四段是在谈论第一个问题的,六、七段则是谈论第二个问题。下面请同学们默读这四个段落快速找出你认为与这些问题有关的语句。

2.学生快速浏览,划出语句。然后回答。

3.根据学生的疑难语句,组织学生分组讨论:

4.学生讨论完毕,每组派代表发言。

四、教师小结。

听了同学们对断臂维纳斯艺术的分析,我倒突然有了许多感悟,说出来给大家听听,一是对于艺术创作而言,形体的残缺不等于艺术的残缺,有时恰恰相反,形体的残缺会铸就艺术的完整二是艺术创作贵在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在艺术创作中舍去一些东西,但能让欣赏者得到更广阔的想象空间,让一件艺术品获得更久远的生命力。这也就是艺术上以无胜有、以少胜多的原则。

五、扩展训练: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哪些人或事物(可具体也可抽象),他们正是为了因为残缺而完美,因不完整、不圆满而更有价值。

例1:作为一部伟大的作品,《红楼梦》有两度残缺,一是后四十回的失落。二是结局,宝玉披着大红氅子,在茫茫的雪地里踽踽独行,不知去向何处,只能看到走向一片苍茫。这个结局是残缺的,它打破了花好月圆,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大团圆结局,但正是这种残缺才使它具有了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

例2:诗歌是残缺的,它正是因为空白而带给了读者多种解读的可能性,而正因如此,才让它成了文学殿堂的一朵奇葩。如:《陌上桑》中对罗敷的刻画。

六、小结。

人生是残缺的,总有一些无法弥补的缺憾。但正是因为有了痛苦的加入,人生才更加丰富多彩。真正经历伤痛的人,才算出真正活过。黛玉的美在于她没没能实现的刻骨铭心的爱情,三毛的美在于她历尽沧桑后即一刹那的明彻与超脱,梵高的美在于用金黄的刀子让他在光明中不停感到巨痛,贝多芬的美则是在失聪后用黑白键撞击出生命的悲壮文章。如果说生活中的残缺让平凡者泄漏出生命的光点,那么这些优秀的灵魄则如银色的礼花,开满了我们头顶的天空,让人雀跃与敬仰。人间没有完美,完美是一个方向而不是一个地方。但也许正因为如此,才点燃了人们探索追求的激情。所以面对人生中的不如意,我们应有一颗平常心去面对,苏轼词云: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其实当我们学会正确对待残缺时,我们就会发现,月圆是画,月缺是诗。

板书设计:

残缺+联想=完美。

虚实相生。

参考资料:

米洛斯的维纳斯的发现。

《米洛斯的阿芙洛蒂忒》俗称《米洛斯的维纳斯》、《断臂的维纳斯》、《维纳斯像》等,大理石雕像,高204厘米。

在希腊化时期,表现女性人体美的雕塑日渐增多,对爱与美之神阿芙洛蒂忒,也就是维纳斯的歌颂更是层出不穷,其中最为著名雕像的就是这尊《米洛斯的阿芙洛蒂忒》,并已经成为赞颂女性人体美的代名词。

1820年2月,在爱琴海的米罗斯岛上,一个农夫在一座古墓旁整地时挖掘到一尊女性雕像。她分成上、下两截,并与刻著名字的台座、拿着苹果的手腕以及其它断片等等一道,散落在附近的田地下。已懂得这是值钱的东西的农夫,立刻将它们埋原,并报告了在岛上的法国领事。领事稍付定金,即通知当时设在君士坦丁堡的法国大使。几乎与此同时,在爱琴海搞测量的一位法国海军士官,名叫鸠尔丢孟都尔维尔对此表示了更大的关注。这是一位希腊艺术的爱好者,当他看过这些雕像的块片以后,认为它们是一个整体,并第一个断定这就是维纳斯的雕像。于是立刻告诉农夫,法国决定把她买下,要他不必再到处声张了。随即赶到君士坦丁堡,向大使命陈详情,促使大使下了决心并派专人前去交易。不料岛上的长老出于本岛的利益而中途插手,开会议决命农夫将雕像卖给在土耳其任职的一位希腊大官,当法国人赶到岛上时已经是雕像装船的关头了。见此情景,他们几乎要动武,命令法国船舰随时准备行动。顿时,爱琴海上战云密布。恰巧,一场暴风而解了围。它推迟了土耳其船只的起航,为法国使者争得了斡旋的时机,他们软硬兼施,把雕像终于转到了法国船上。后来又给岛上赠送金钱,从而取得了岛上放弃雕像的誓约书。雕像顺利运抵巴黎,由于种种政治、人事方面的原因,一直推至1821年3月2日,国王路易十八才正式接受献礼。从这一天开始,她便成为法国国家财产。当时的登记名称是在希腊群岛中的米罗所发现的维纳斯像,并被陈列于罗浮宫特辟的专门展室中。

法国获得这尊雕像时,全国一片沸腾,人们视之为国宝,并被尊称为卢浮宫的镇馆之宝。她一直为世界上所有热爱艺术和美的人们所景仰,他们都以能亲眼目睹这尊古希腊最伟大的艺术奇迹为人生一大幸事。

2、关于维纳斯的文化背景。

维纳斯是罗马神话中的爱与美神,也是象征丰饶多产的女神。古希腊神话中称为阿佛洛狄忒。传说她在大海的泡沫中诞生,在三位时光女神和三位美惠女神的陪伴下,来到奥林匹斯山,众神被其美丽容貌所吸引,纷纷向她求爱。宙斯在遭其拒绝后,遂把她嫁给了丑陋而瘸腿的火神赫斐斯塔司,但她却爱上了战神阿瑞斯,并生下小爱神厄洛斯。后曾帮助特洛伊王子帕里斯拐走斯巴达国王墨涅拉俄的妻子、全希腊最美的女人海伦。引起希腊人远征特洛伊的十年战争。《米洛斯的维纳斯》是举世闻名的古希腊后期的雕塑杰作。

3、米洛斯的维纳斯的艺术魅力。

从雕像被发现的第一天起,就被公认为是迄今为止希腊女性雕像中最美的一尊。多少年来,人们对她倾注了不计其数的赞美和歌颂。爱神的身材端庄秀丽,肌肤丰腴,美丽的椭圆型面庞,希腊式挺直的鼻梁,平坦的前额和丰满的下巴,平静的面容,流露出希腊雕塑艺术鼎盛时期沿袭下来的理想化传统。她那微微扭转的姿势,使半裸的身体构成了一个十分和谐而优美的螺旋型上升体态,富有音乐的韵律感,充满了巨大的魅力。作品中女神的腿被富有表现力的衣褶所覆盖,仅露出脚趾,显得厚重稳定,更衬托出了上身的秀美。她的表情和身姿是那样的庄严崇高而端庄,象一座纪念碑;她又是那样优美,流露出最抒情的女性柔美和妩媚。人们似乎可以感到,女神的心情非常平静,没有半点的娇艳和羞怯,只有纯洁与典雅。她的嘴角上略带笑容,却含而不露,给人以矜持而富有智慧的感觉。尤其令人惊奇的是她的双臂,虽然已经残断,但那雕刻得栩栩如生的身躯,仍然给人以浑然完美之感,以至于后世的雕刻家们在竞相制作复原双臂的复制品后,都为有一种画蛇添足感觉而叹息。正是这残缺的断臂似乎更能诱发出人们的美好想象,增强了人们的欣赏趣味。雕像没有追求纤小细腻,而是采用了简洁的艺术处理手法,体现了人体的青春、美和内心所蕴含的美德。整尊雕像无论从任何角度欣赏,都能发现某种统一而独特的美。这种美不再是希腊大部分女性雕像中所表现的感官美,而是一种古典主义的理想美,充满了无限的诗意,在她面前,几乎一切人体的艺术作品都显得黯然失色。

整个雕像的比例也是十分耐人寻味的。它接近于利西普斯所追求的那种人体美比例,而且,雕像的各部分比例几乎都蕴含着黄金分割的美学秘密。这正是古人对于人体美的赞颂和肯定,为后世的艺术树立了不朽的典范。

高中语文教案

教学目的:

1.积累词语并掌握成语的用法,语文教案-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

2.理解作者是如何认识论述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的。

3.作者采用大量例子来阐明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是如何处理详略关系的。

教学重点:教学目的2、3。

教学难点:综述文章的写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方法:自读研究学习法。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讲一个神话故事,如《精卫填海》《开天辟地》《夸父逐日》等,引入:这就是最早的小说。今天我们来看看《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

二.词语积累:

1.注音加点字:

a.翰藻(han)记载(zai)概括(gai)。

b.脉络(mai)稗官(bai)粗糙(cao)。

c.意蕴(yun)纯粹(cui)妍媸(chi)。

d.高寀(cai)神佛(fo)敷衍(yan)。

2.解释成语:

应运而生千锤百炼有血有肉明镜照物,妍媸毕露心惊胆战大快人心权倾一时。

3.试用一句话概括全文主要内容。

本文纵横交织,完整地阐述了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历程及其规律。

三.阅读课文第一部分后回答问题,然后填表。

1.作者是按照什么来给古代小说分段的?分几个阶段?

提示:按照小说的体裁特点。分五个阶段:神话传说;志怪小说;传奇小说;话本小说;演义小说。

2.这些小说形式现在已经消失了吗?

提示:古代小说的原有传统并没有也不可能消失,这些形式自然还存在,特别是民间。

填表:

朝代发展阶段体裁特点例子。

魏晋南北朝以前起源神话传说《穆天子传》《山海经》。

魏晋南北朝发展志怪志人。

唐成熟传奇小说《长恨歌传》《李娃传》。

宋元继续发展话本小说《三国志平话》。

明清顶峰演义小说、创作小说四大名著。

四.阅读第二部分。

1.作者一共总结出几条规律?是怎样阐释的?

提示:四条规律,即中国古代小说是来自民间的;史传文学对中国古代小说影响很大;古代小说创作立足于现实;受封建文化的摧残,发展极为艰难。对每一条规律作者都有例子分析阐明。

2.作者为什么对第三个规律要做更详细的阐释?

提示:古代小说立足于现实进行创作,对一般小说尤其是历史小说而言,读者不难理解。但神话小说怎么就立足于现实,这却是容易引起争议的。所以作者举《西游记》为例进行更详细透彻的分析阐释,以表明自己的看法并不失之偏颇,高中三年级语文教案《语文教案-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

3.最后一条规律,作者何以寥寥几笔就写完了呢?你能帮助举几个例子吗?

提示:读者结合读过的历史和文学资料不难理解,所以略写;例子如《水浒传》《金瓶梅》遭禁,曹雪芹的遭遇等。

4.你还能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总结一点规律吗?(思考)。

五.理解课文中的引用的句子,完成课后练习二。

1.事出于沉思,义归于翰藻。

提示:意思是,文学作品所描写的对象具有积极意义,其内容的表达、形式的安排,都经过作者深沉的构思、想象,其辞藻、音律、用典等艺术形式都比较讲究。课文引用萧统之言是为了说明萧统对文学与历史等学术著作的区别已经有所认识,到唐代,我国的古代小说终于脱离历史而发展成为文学创作。

2.爱而知其丑,憎而知其善,善恶必书,是为实录。

提示:爱它而要知道它有缺点,恨它要晓得它有长处。缺点、长处必须都写下来,这才是真实的记录。课文引用《史通》此言,是为了生命我国古代小说对史传文学的传统的继承,首先表现在能够辨证地认识人和描写人。

3.明镜照物,妍媸毕露。

提示:意思是,明亮的镜子照物体,物体的美丽和丑陋全都清晰地显露出来。课文引用此言,是为了说明《水浒传》写人艺术的高明。

4.虽然吾书名为志怪,也不专写鬼神,却时时写人间的变异,也略微含有鉴戒。课文引用吴承恩的话,是为了说明《西游记》是立足于现实的。

六.上学期我们学过《失街亭》《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他们都体现了本文提到的哪些规律?请详细分析说明。(讨论)。

七.教学后记:

高二语文《苏武传》教案

一、知识教育目标。

1.引导学生充分体会文章简洁整饬的语言、生动入微的细节。

2.了解课文中词类活用的语言现象、一词多义的准确运用等文言的基础知识。

二、能力训练目标。

1.引导学生学习本文运用简洁整饬的语言、生动入微的细节来突出主题、塑造人物的写法。

2.通过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作比较阅读,结合课外材料,体会《汉书》在艺术上继承《史记》所取得的成就。

三、德育渗透目标。

突出弘扬爱国主题,引导学生探讨新时代中如何继承苏武的伟大民族精神。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引导学生学习本文运用简洁整饬的语言、生动入微的细节来突出主题、塑造人物的写法,通过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作比较阅读,结合课外材料,体会《汉书》在艺术上继承《史记》所取得的成就,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课时安排。

2课时。

学生活动的设计。

1.课前预习。

(1)熟读课文。

(2)借助字典,正确译文。

(3)归纳文意,记下学习的难点。

2.课内采用专题讨论的方法。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了解课文中词类活用的语言现象、一词多义的准确运用等文言的基础知识。

二、整体感知。

1.作者简介。

班固(32―92),字孟坚,东汉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人,我国古代著名史学家。

班固幼年聪慧好学,9岁即能写文章、诵诗书,16岁入洛阳太学,博览群书。性情谦和,深受当时儒者敬重。其父班彪曾作《史记后传》,去世后,班固因《史记后传》没有完成,叙事也不够详备,于是继承父志,在《史记后传》的基础上撰写《汉书》。因当时有人诬告,班固遂以私改国史的罪名被捕人狱。幸其弟班超上书解释,汉明帝读了班固的书稿大为赞赏,召为兰台令史,后迁校书郎。利用朝廷良好的藏书条件和工作环境,班固“潜精积思二十余年”,终于完成了《汉书》的写作。

2.关于《汉书》。

《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叙了自汉高祖元年至王莽地皇四年共290年的史实。《汉书》体例上全承《史记》,只是改“书”为“志”,取消“世家”并入“列传”,全书有十二本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共一百篇,八十余万字。其中,八表和十志中的“天文志”是班固死后由他的妹妹班昭、妹夫马续续写的。作为一部独立的断代史书,《汉书》不仅在中国历史著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文学史上也有着重要影响,旧时“班马”并论,“史汉”相提,自然不无道理。

第二课时。

一、明确目标。

1.引导学生充分体会文章简洁整饬的语言、生动入微的细节。

2.引导学生学习本文运用简洁整饬的语言、生动入微的细节来突出主题、塑造人物的写法。

3.通过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作比较阅读,结合课外材料,体会《汉书》在艺术上继承《史记》所取得的成就。

二、整体感知。

《苏武传》是《汉书》中最出色的名篇之一,它记述了苏武出使匈奴,面对威胁利诱坚守节操,历尽艰辛而不辱使命的事迹,生动刻画了一个“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爱国志士的光辉形象。作者采用写人物传记经常运用的纵式结构来组织文章,以顺叙为主,适当运用插叙的方法,依时间的先后进行叙述,脉络清晰,故事完整。

为了表现苏武的性格、气节及始终不渝的爱国精神,文章在记“行”时又着力于环境及细节的描写。如苏武自刺一节,被置于地坎温火之上,“蹈背出血,气绝复苏”,充满悲壮色彩。而周围人的反应是“卫律惊,自抱持武”“惠等哭,舆归营”“单于壮其节”。这一惊、一哭、一壮的细节描写充分衬托出苏武的铮铮铁骨及高尚情操。文章语言千锤百炼,俭省精净,刻画人物入骨三分,将史家笔法与文学语言较好地结合起来。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理清课文的基本思路。

【明确】文章大致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即文章的第1、2段,介绍了苏武的身世、出使的背景及原因。文章一开始写道:“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匈奴留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辈。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苏武出使匈奴的这一背景,表明苏武出使时的严酷历史环境,同时交代了匈奴尽管“尽归汉使路充国等”却只是因为“且鞋侯单于初立,恐汉袭之”的缓兵之计,并非真心和好。所以当汉武帝派苏武护送扣留在汉朝的匈奴使者还朝,并“厚赂单于”时,“单于益骄”,这也是后来单于悍然扣留苏武一行的原因。

第二部分即文章第3~7段,重点记述了苏武留胡十九年备受艰辛而坚持民族气节的事迹。这部分也是文章着力描写的部分,以精彩的笔墨描写了苏武反抗匈奴统治者招降的种种斗争情形。具体描写到匈奴招降共有三次:第一次是卫律软硬兼施想迫使苏武投降,被苏武正气凛然的怒斥所喝退,双方矛盾斗争激烈,场面紧张。接着写匈奴企图用艰苦的生活条件来消磨苏武的斗志,把他囚禁于地窖中,使他备受饥寒,接着流放苏武到荒无人烟的北海让他牧羊。然而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中,苏武不可磨灭的爱国精神再一次粉碎了匈奴的险恶用心。他手握汉节――国家民族的象征,在九死一生中维持着一个使者的使命。这时斗争是相对缓和的,直接表现的是苏武与自然环境做斗争。第三次是故友李陵劝降。这段描写不但表现了苏武可贵的气节,同时也刻画了叛将李陵的复杂心态。他那尚未泯灭的爱国之情、羞恶之心在苏武的`崇高境界面前被唤醒了,其内心剖白真实感人。李陵在劝苏武时曾说:“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这是作者借李陵之口表达对汉武帝动辄杀戮大臣的残忍行为的不满,也是《汉书》中少有的表现批判统治者的进步思想倾向之处。而苏武与李陵的对答针锋相对,波澜起伏,非常精彩,人物之声气跃然纸上。此处苏武的斗争对象是交情很深而今已是敌对阵营的故友,双方的心态都比较复杂,而作者的描写也很到位,是这部分最出彩之处。

第三部分即文章最后两节,介绍了苏武被放回国的经过。课文最后一句“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看似平实记述,细细品味却包含着作者诸多感情。人生不过百年,十九年何其太长!苏武“强壮出”,出使时正当壮年,及回归故国时已是“须发尽白”,一生大好时光都在煎熬中过去了,作者的叹惋之情溢于言表,而能为信念坚执如此确实令人敬佩!幸而虽历尽磨难,终于完成了使者的任务,维护了国家尊严,保持了民族气节,且荣归故里,作者欣慰之感也显而易见。可以说这句表达的是作者与读者共同的心声。

2.【提问】本文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首先,以典型环境和细节描写表现人物。苏武留胡十九年,经历坎坷曲折,汉与匈奴的关系错综复杂。作者抓住苏武经历中的关键之处,运用典型环境和细节描写,使苏武这个人物跃然纸上。苏武出使匈奴,因突发事变,被扣幽禁。在他的周围,有操生杀予夺之权的单于和卫律的屠刀,有贪生怕死的副使张胜的屈降,有曾为同事、朋友的李陵的声泪俱下的劝降。而冰天雪地廪食不至的北海牧羊,苏武更是被置之死地。这些典型环境,把苏武这个人物推到了矛盾斗争的风口浪尖上,让人物一展风采。作者又通过一些细节描写,表现了苏武不屈的民族气节。如写苏武的两次自杀,第一次被“胜、惠共止之”;第二次又被救活。又如写苏武被幽禁在大窖中,“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流放北海,“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等。苏武的语言也具有典型意义。如卫律逼降时,说:“副有罪,当相坐。”苏武斥责说:“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使卫律哑口无言,只得无耻地“举剑拟之”,但苏武岿然不动。又如,李陵劝降,苏武仍然不为其情所动,表示“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表现出至死不屈的品德。

其次,为了突出表现苏武的民族气节,文中着重写了三个叛徒,与苏武形成鲜明对比:一个是副使张胜,一个是为虎作伥的卫律,一个是曾为朋友的李陵。他们都在匈奴的威势面前丧失了民族气节,拜倒在敌人脚下。唯独苏武大义凛然,为了民族尊严和汉王朝的利益,宁死不屈。作者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丰满的、动人的、高大的民族英雄形象。

3.【提问】苏武在被囚禁流放以前两度要自杀,后来又想方设法要活下去。这是否矛盾?

【明确】并不矛盾。苏武在胡地以维护国家民族尊严作为自己的崇高使命和行为准则。我们不难明白,匈奴对苏武等人的劝降实际上是匈奴与汉朝的一次对峙,关乎国家尊严、民族气节。事发时他已经意识到“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重负国”是因为事先没有发现副使张胜的阴谋而导致祸及国家,苏武意识到,一旦被匈奴审讯,就会给国家带来羞辱,所以要自杀以避免受审。后来,在审讯时被卫律威逼利诱,他在说完一番大义凛然的话后引刀自刺,一是以行动表示坚决不投降的决心,二是要为国家雪耻。匈奴明白了苏武的决心,知道威权、富贵无法征服他,便要以摧毁苏武肉体的方式来征服其意志。所以苏武采取的反抗方式也由以前的求死而变成以后的求生,他要在各种艰难困苦中坚强地活下去,但活的前提与支柱依然是汉朝使者的身份,所以他“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从全文看来,苏武将生死全然置之度外,一心考虑的是汉朝的荣誉与利益,所以在局势变化的情况下,他的对抗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

高中语文《囚绿记》教案设计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早晨我一走进咱们云阳中学,满眼都是绿色,这种郁郁葱葱的颜色让我感到心旷神怡,我不禁想起了贺知章的《咏柳》,同学们能背吗:“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好啦,非常好,咱们中国古诗词中描写绿的句子还有很多,哪位同学能为我们背几句啊?(备注)。

1、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忆江南(白居易)。

2、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泊船瓜洲(王安石)。

3、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唐.杜甫.绝句。

4、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宋.李清照.如梦令。

绿色,不仅在视觉上让人觉得清新,而且在心理上也给人带来希望和生机。今天就让我们学习一篇关于绿的散文——《囚绿记》。

二、品囚绿之味。

(一)解题。

1、本文题为“囚绿记”,这里的“绿”是指什么?“囚绿”是怎么回事?

明确:绿是窗前的一株常春藤;“囚绿”是作者把常春藤的两条柔枝从窗子的破洞中牵进房间,叫它垂在自己的书桌上,以便时时欣赏。(“囚绿”意思就是把绿色囚禁起来);“囚绿记”告诉我们这篇文章的文体属于——记叙性的散文。

2、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明确:作者叙述自己在北京寓所将窗前的常春藤“囚禁”起来的事。

3、小结:从这里可以看出,标题是一篇文章的眼睛,它是文体、文章的大概内容。比如我们以前学过的——……题目是一篇文章的灵魂,由题入文是很有用的读书方法。但是,要想对文章理解得深刻,光凭题目行吗?还是要回到文章中,借助语言文字的信息进行分析和思考。

(二)思路。

1、文中哪几段写囚绿的?囚绿之前,之后写了什么?

提示:圈划关键句(即那些写行动的句子),理清全篇的思路,如能像“囚绿”那样用动宾结构的两个字概括更好。

【我们的方法】阅读记叙性散文,首先要了解文章对事件前因后果的叙述过程,抓住文章的关键句子,在此基础之上理清文章的结构,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所谓关键句,即文中表达作者思想情感、哲理思考的句子或体现行文脉络的句子。

(1)寻(遇、得)绿(1—4段)。

从窗户写起,交代绿的由来,其实是在绿枝条出现之前交代一下背景。这背景是很寒伧的,但有了绿枝条,就顿然有了生气和活力。

(2)观(赏)绿(5—7段)。

开始对绿枝条直接描写。“我天天望着窗口常春藤的生长”:伸须、攀缘、舒叶、凋谢。这一部分是以写心理活动为主,所谓“观”的对象和“观”的行为倒成为其次,成为抒情的依托。

(“我怀念着绿色把我的心等焦了。”“焦”字理解。)。

(3)囚绿(8—12段)。

这是文章的主体,与文章标题呼应,写出了绿枝条生命变化的五个阶段:引绿入室——发现生的欢喜——绿条执意向外——绿条渐瘦渐弱——打算放绿出“牢”。囚绿至此结束,情感回到原来的喜绿状态。

(4)放(释)绿(13段)。

“卢沟桥事件发生了”是文章背景,既是作者活动的背景,也是绿枝生存的背景。对绿枝条的关心和照看突然暂停,变成求生的谋划。最后“珍重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绿枝条获得新生。

(5)怀(念、忆)绿(14段)。

一年后仍旧怀念“圆窗和绿友”,设想再度见面时的情景。

板书:文章思路:寻绿——观绿——囚绿——放绿——怀绿。

2、小结:文章自始至终紧扣一个“绿”字,寻绿——观绿——囚绿——放绿——怀绿,每一个意念与行动都体现着作者对绿的爱,每一步都有感情的深化。一浪又一浪地把爱绿色生命的心潮向前推进。

三、赏囚绿之韵。

1、我们在朗读时,都被作者对绿的挚爱感动了,作者为什么对绿——一株常春藤这么爱呢?在作者眼中,所囚之绿有着怎样的特点呢?请同学们再默读课文,思考这个问题,圈划有关词、短语、句子,作些批注。

(1)美。

“伸开柔软的卷须”“舒开折叠着的嫩叶”,下雨时带着“淅沥的声音,婆娑的摆舞”;。

(2)它是青春、爱和幸福的象征。

(3)它是柔弱的。

(4)它是倔强的、坚贞的。

“它的尖端总是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细叶,一茎卷须,都朝原来的方向。植物是多固执啊!”它是“永不屈服黑暗的囚人”。

2、小结:

从作者的体验思考中,我们感悟了作者为什么那么爱绿,那就是——它是美的,柔弱的,倔强的、坚贞的,它是青春、爱和幸福的象征。因为绿蓬勃向上,充满生机;因为绿永远向着阳光,固执,坚持已见;因为绿使处于孤独、寂寞、苦闷中的作者以精神的激励,所以,他深深地爱绿——一株常春藤。

四、悟囚绿之魂:

1、提示:请你找出文中能体现本文时代背景的语句,联系作者生平,谈谈你的理解。

明确:写作时代背景——“卢沟桥事件发生了……”

作者简介:陆蠡(1908~1942)现代散文家、翻译家,抗日烈士。散文集有《海星》《竹刀》《囚绿记》等,其特点是从琐细的生活情节中,挖掘耐人寻味的人生哲理,文笔凝练、质朴、蕴藉而秀美。译著有《罗亭》《鲁宾逊漂流记》等。他也曾写过许多短篇小说,给人感觉总是“渴望着,更有生命,更有力量,更有希望和鼓舞”。

陆蠡是一位对生活极为严肃认真的老实人。1942年4月,陆蠡工作的上海文化生活社被抄,为了追回书刊,他亲自去巡捕房交涉,结果被引渡到日本宪兵部,屡遭酷刑,年仅34岁的他吐血而亡。据说日敌问他赞不赞成伪府,他回答不赞成。问他对于大东亚的看法,他认为一定失败。正是这种民族的骨气,坚定的信念,使他的散文贮满着一种积极乐观的情绪。李健吾在《陆蠡的散文》一文中说:“生命真纯,节奏美好。陆蠡的成就得力于他的璞石一般的心。”

主题一:个人境遇的隐喻,民族命运的象征。

“囚绿”既是作者个人境遇的隐喻,更是民族命运的象征。卢沟桥事变发生后,使读者联想到祖国山河的沦落,体味到被囚系的而枯萎、却固执的朝着窗外阳光的常春藤,便是我们坚忍不拔的民族象征,包含着作者对民族的光明前景的信仰。同时,这常春藤也象征作者本人向往光明、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和高尚品格。这种写作方法就是我们常说的托物言志。

2、提示:难道这仅仅是文章的主旨吗?作者说:“魔念在我心中生长了。”这是怎样一种魔念?你有过吗?谈谈你的经历和感受。

高中语文《琵琶行》教案设计

师:请同学们先欣赏一段视频。(播放经过编辑的《江南烟雨琵琶行》视频及解说词)。

师:视频中提到的诗人是谁?

生:白居易。

师:白居易是怎样一位诗人?

生: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现实主义大诗人。

师:不仅如此,白居易还是一位富有同情心、悲悯心的诗人。他在《长恨歌》一诗中既讽刺了唐玄宗重色误国,又表达了对玄宗思念杨玉环的同情,他说“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他在《卖炭翁》一诗中讲卖炭翁“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又表达了对下层劳动者的同情与悲悯。那么,白居易由长安被贬到江西九江的浔阳江头,又对什么人发出了怎样的慨叹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白居易的《琵琶行》。(板书课题)。

师:琵琶行的“行”是什么?

生:诗歌的一种体裁。

师: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它是一种以铺叙记事为主的歌词。

二、诵读小序,概括情节。

师:下面请同学们读一下诗前的小序。

(生读小序)。

师(纠正个别读音):诗前小序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呢?谁能用简单的话概括一下?

生:它主要写了琵琶女的身世。

师:写身世,也就是介绍了写《琵琶行》的原因。

三、初读文本,抓关键句。

师:著名的作家、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国文本是读的学科”。我们首先走进文本,放声地、自由地来读一下这首诗,好不好?下面我们自由地放声来读。(播放《琵琶行》琵琶曲音乐,学生放声自由读。5分钟左右)。

生:“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师:对,同学们,“沦落”是什么意思呀?

生:落魄失意。

师:对,落魄失意,遭遇坎坷。那么,“沦落人”又是谁呀?

生:指的就是琵琶女和诗人自己。

四、再读文本,学生质疑。

师:好,那么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谁解沦落人”(板书)。琵琶女的沦落经历是怎么样的?咱们首先请一位同学感受一下琵琶女的感情,为我们读一下琵琶女的身世遭遇,好吗?你现在就是琵琶女,要把你的感情带出来。

生(读第三节):“沉吟放拨插弦中……梦啼妆泪红阑干。”

师(请另外一生评价):你觉得她的感情把握怎么样?

生:我觉得读得挺好的。这一节主要讲琵琶女的身世,诗人对琵琶女应该比较同情,读的时候读出了同情的感觉。

生:悲凉。

师:对,悲凉的感情。我们读诗歌首先是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得抑扬顿挫,但更要注意把握诗歌中诗人所蕴涵的感情。刚才同学读的这一节感情把握得比较到位。

师:就这一节,同学们有什么疑问没有?把你最想提的问题提出来,我们大家共同讨论。(生自由组合,小声交流,讨论质疑)。

师:同学们主要提了两个问题:一是琵琶女的形象及悲惨命运的原因,一是运用了什么手法来写她的身世。咱们周围同学自由组合议一议,由一位同学记录小组讨论要点,两个问题可以任意选。

(学生自由组合,讨论)。

生:我代表我们小组想说第一个问题。前几句写她少年的时候,然后还被那个秋娘嫉妒……。

师:秋娘是什么人?

生:秋娘本身就是才华出众的歌伎,然后还要嫉妒琵琶女,说明琵琶女比秋娘还要才华横溢。后面写她“弟走从军阿姨死”,她的家人,离开的离开,死去的死去,后来她的容颜因为家庭变故和时光流逝变得非常憔悴。当时社会看重你,就是因为你的容貌好而不是有才华。琵琶女的泪既是感伤的泪又是不满的泪。

生:我觉得琵琶女主要代表中国封建社会女子普遍的悲惨的命运。

生(众):“门前冷落鞍马稀。”

师:这说明什么问题?

生:那个时代就是重色轻才的。

师:重色轻才。那个时代不是看重她的技艺高超,而是看重她的美貌,后来她年老色衰,所以就被抛弃了。所以从这里看出,琵琶女仅仅是一个被侮辱被损害的对象。

师:还有一个问题,琵琶女描绘自己一生的遭遇,是用了什么手法?

生:对比。

师:如果说详细些,有哪些?

师:过去是京城名伎,现在是——。

生(众):沦落江湖。

师:过去是少年得意——。

生(众):现在是老年失意。

师:过去是年轻貌美——。

生(众):现在是年老色衰。

师:过去是门庭若市——。

生(众):现在是门可罗雀。

师:过去欢笑——。

生(众):今日辛酸。

师:除了琵琶女,刚才说,“谁解沦落人”,沦落人一个是指琵琶女,还有一个是指谁呀?

生(众):白居易。

师:当诗人和琵琶女彼此穿过无数人群,走过无数条路,在这个萧瑟的秋天,相逢在浔阳江头船上的时候,他又写了什么内容呢?我们请一位同学模仿诗人白居易的口吻读第四节。

(生读第四节)。

师:好,我们的白居易还得加把劲。我们在读这一节诗时要读出什么感情?

生:应该和琵琶女一样感同身受吧。

师:感同身受,你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生:“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师:这里面,诗人的遭遇还有什么词可以体现出来?

生:“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的“黄芦、苦竹、杜鹃、哀猿”。

师:这些意象所传达出来的正是感伤之情,进行诗歌的欣赏一定要注意意象的象征意义。

师:就这一节,大家最想提出的问题是什么?(生自由组合,讨论质疑)。

生:琵琶女的遭遇为什么会引起诗人的强烈共鸣?

生:“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句话怎么理解?那个“同”字,同在哪里?

生:从诗人的生活经历上看,他一开始满腹才华,想一展鸿鹄之志,却在朝廷中受到排挤,而被贬谪到偏僻的地方;琵琶女本来也是很有才华,但她却因为年老而无人问津,所以他们的经历都是从曾经的辉煌到如今的平淡,所以此刻他们的心境都是悲伤的。

生:还有,他们俩都是京城人。

师: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前面小序上讲的,“问其人,本长安倡女”。

师:对,是来自京城。现在呢,他们都来到了什么地方?

生:浔阳江头。

师:这一点也相同。

高中语文雷雨的教案设计

《雷雨》(节选)是高中语文教材中的经典篇目,因为其中包含着太过复杂的人性,也是中国现代戏剧史上一部颇多争议的作品。而课文仅仅节选了第二幕,不利于学生完整的了解、感受其中的丰富内涵。而只是由老师来介绍前后关联、人物关系,似乎又缺少一些直观的感受。在上选修课时我发现通过播放影视片段的方法,能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学习、讨论的积极性。因此我决定在教学《雷雨》时也尝试着采用播放《雷雨》影片这种教学手段。在备课时我设计了四个课时。第一课时主要介绍作者和作品的相关信息。第二、三课时播放《雷雨》影片,第四课时请学生就第一节课所布置的问题,结合自己看电影的感受,来展开讨论。并将自己的看法写成作文,作为课后作业。

在备课组会议上,我介绍了自己初步的构思,大家一致认为这种学习方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引发他们自主的思考和学习,但也存在一定的危险性,一旦没有设计好课堂,缺少问题的引导,就无法促使学生在欣赏的基础上更深的思考作品背后所蕴含的深刻含义。带着这样的思考,我再一次通读了《雷雨》全剧,设计了教学思路:

首先,把对作者和作品的介绍融入到当时的现实背景中,侧重于环境对作者的影响,引导学生理解文学作品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特点。同时尽量减少对剧中人物的性格、结局等的介绍,以免产生先入为主的印象,影响了学生的自主思考。

其次,围绕周朴园在课文中的表现设计问题。

采用这种教学方式的关键是确定这篇课文讨论的主题。一个好的问题可以最大限度的开拓学生的思路,引出最广泛的讨论,并在这讨论中挖掘文章的丰富内涵,加深对人性的理解。设计什么样的问题可以达到比较好的效果呢?我考虑了很久。最先进入我的视线的是对《雷雨》主题的探讨,但很快又被自己否决了,因为作为作为现代文学史上的名篇,《雷雨》本身想表现什么主题,历来众说纷纭,在高中语文课堂上,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探讨或解决“《雷雨》的主题”这个问题。接着我把目光转向了对人物行为、性格的分析。《雷雨》塑造了一系列个性鲜明,充满了矛盾、挣扎的人物形象,他们的遭遇和命运激动着人们的心弦,他们的言行、心理充分暴露了人性的复杂多变。那么谁能够在有限的条件下引出最广泛的讨论呢?考虑再三,我把注意力集中在教材所节选的这一幕;而在这一幕中,最可圈可点的莫过于周朴园这个人物形象,所以我决定了把这篇课文讨论的焦点锁定在周朴园身上,我定下的话题是:“说不尽的周朴园”。

最后,本专题的中心是“人性”,通过文学作品让学生初步了解人性的`丰富内涵,同时我试图联系现实生活,唤起他们的生活体验,使他们真正思考一些问题,特别是人性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为此我搜集了相关的一些新闻和学生的周记,准备在最后一课时抛砖引玉。

为了保证这堂试验课达到预期的效果,我还安排了一项调查报告作为预习作业,即阅读《雷雨》节选部分,写出最能引起你思考的问题。有近三分之二的同学选择了“周朴园对鲁侍萍究竟有没有感情?”“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愧疚是否是真实的”等问题。这说明我对课文把握的方向是正确的。接下来最关键的就是对周朴园这个人物的分析了。

把周朴园看作是一个“虚伪、残酷的资本家形象”的解读,在今天应该不是主流了,如教材的练习中就已经把“周朴园对鲁侍萍是否有感情?”作为一个可以辩论的话题,但这样的讨论仍然不够。如果不是或不仅仅是“虚伪、残酷的资本家形象”,那又怎么样呢?我们从中又可以读到什么?在这个问题上我引入了福勒的《小说面面观》中“圆形人物”和“扁平人物”的概念,即人物性格是丰富的甚至多面的,鉴赏作品不能满足于区别“好人”和“坏人”。

另外,周朴园明明三十年中对侍萍满怀思念与愧疚,但为什么一认出侍萍,就表现出那样一副嘴脸呢?仅仅用“虚伪”一言蔽之是不够的,那他这样做的原因什么呢?他是在努力维护着什么。周朴园在剧中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我的家庭,我自认是最圆满的,最有秩序的;我所教育出来的子女,我也自认是些健全的子弟。”这其实就告诉了我们,他一向以建立一个“最圆满、最有秩序的家庭”为已任,在家人面前保持着高大正直威严的形象。了解这点,我们不难想象到,一旦当年的侍萍今天又进入他的生活,对他的家庭、事业、名誉、地位等来说,将会造成怎样致命的影响。所以他一旦认出侍萍后,就只能做出我们所看到的那些事。

这里又出现了另一个问题,周朴园的家庭生活是不幸福的,他与年轻的妻子繁漪连貎合神离都谈不上,与自己的两个儿子,也建立不起正常的父子感情。独自一人时,他经常深陷孤独寂寞,只能靠端详当年侍萍的照片排遣内心的空虚。这样一个不幸的家庭,周朴园为什么还要苦苦维系呢?我认为:周朴园维护的实际上是他所从属的那个阶层。三十年前他的确爱过侍萍,但为了所属于的那个封建家庭的利益,他抛弃了她;三十年中他对侍萍抱着的愧疚的感情,是真诚的,但不止是为着生死不明的侍萍,更多的是借此怀念少年时代,就像希腊神话中顾影自怜的水仙,透过回忆他怜惜的是现在空虚寂寞中的自己。少年情怀不过象一面镜子,照出了现实中更多的不如意,引出了他对不幸生活的自我哀悼。而相认后对侍萍冷酷无情,则是因为作为一名“成功人士”,他不能被他生长的阶层所抛弃,不能被原属于他的名誉、地位、财产等等抛开。它们已经象烙印一样,深深的刻到周朴园的骨髓里去了,他和他的阶级已经化为了一体,他就是这个所谓名门豪族的上流阶层,而这个藏污纳诟的上流阶层也就是他的全部。走到了这一步,周朴园对侍萍种种反复的举动也就不难解释了。

高中语文《囚绿记》教案设计

《囚绿记》是人教版必修二第一单元第三课,本文是一篇散文,现代作家陆蠡按照“恋绿--囚绿--释绿--念绿”的思路与讲述了与常春藤相处的经历,描绘了绿枝条的生命状态和“性格特点”,同时也写出了作者的生活现状以及真挚的心愿。含蓄地指出了作者和广大人民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文章构思新奇,详略得当,语言含蓄,深沉厚重。

二、说学情。

教师不仅要对教材了如指掌,还应该对学生情况有所把握。本次课所面对的学生群体具有以下特点:高一年级的学生经过初中阶段的学习,具有较强的概括和归纳的能力,所以找出本文的行为脉络并不困难。但是他们文中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态度把握还比较肤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重点对这一方面进行引导学习。

三、说教学目标。

从课程标准中“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理念出发,我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

1.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学习比喻、反复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2.通过朗诵、小组讨论的方式,品味文章中的语言,学习象征的写作手法以及借物抒情的写作特色。

3.体悟作者对绿的挚爱之情,对生命的爱,对光明、自由的向往,对坚贞不屈的抗敌精神的歌颂。

四、说教学重难点。

结合本单元的教学要求,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我确定了本节课的重难点是:

教学重点:学习比喻、反复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学习象征的写作手法以及借物抒情的写作特色。

教学难点:体悟作者对绿的挚爱之情,对生命的爱,对光明、自由的向往,对坚贞不屈的抗敌精神的歌颂。

五、说教学方法。

新课程教学中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基于此,我将引导学生采用以下的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朗诵法;讨论法;讲授法。

下面我将介绍我的教学过程,这也是我本次说课最为核心的环节。

六、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为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更好地获取新知识。我的导入将会设置情境:同学们,我们常说绿色象征着希望、象征着生命,受到了大部分人的喜爱。由于喜爱,不少人则有了将一抹绿色“占为己有”的想法,然而当绿色被囚禁时,生命之色便开始发黄、发枯,不再有活力。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囚绿记》这篇文章,看看文章中的“绿”是否遭受了同样的经历。

(二)整体感知。

整体感知是赏析文章的前提,通过初读,可以使学生初步了解将要学到的基本内容,了解文章大意及思想意图,使学生对课文内容形成整体感知。

首先,我会让学生根据课前预习,出声诵读课文,然后再播放音频,纠正他们的读音与情感。

其次,我会让学生来介绍作者,我来介绍文章的写作背景。

最后,我会让学生寻找文章的写作思路。

(三)深入研读。

深入研读,意在通过文中的细节来反映整篇文章,并且能够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主旨内容。我会这样开展本堂课的深入研读:

1.让学生有感情地再读文章,找出文章中所说的“绿”指的是什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我会进行明确:作者写到:“圆窗外面长着常春藤。当太阳照过它繁密的枝叶,透到我房里来的时候,便有一片绿影,我便是欢喜这片绿影才选定这房间的。”由此可知,文章中所说的“绿”指的是常春藤的枝条。

2.紧接着我会让学生思考:“我”为何如此喜欢“绿”?在学生思考后我会指定学生作答。并且明确学生的答案,因为“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

3.顺势我会问学生是否自己的喜欢的东西就要据为己有呢?文中的“我”为什么要“囚”绿?我会让学生在同桌之间相互交流,我来对学生交流的结果进行总结:“让绿色和我更接近,更亲密。我拿绿色来装饰我这简陋的房间,装饰我过于抑郁的心情。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色来比喻猗郁的年华。我囚住这绿色如同幽囚一只小鸟,要它为我作无声的歌唱。”因为“我”喜欢这抹绿色,希望“绿”可以让我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4.最后我还会问学生这样一个问题:“我”“囚绿”的结果如何?“囚”住了那抹绿吗?学生在之前学习的基础上能够齐声回答没有囚住。然后我会带领学生一起来分析他们所找的具体的语句。“可是每天早晨,我起来观看这被幽囚的‘绿友’时,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细叶,一茎卷须,都朝原来的方向。永远向着阳光生长的植物。……它渐渐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得柔绿,变成嫩黄;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弱,好像病了的孩子。”常春藤被“囚”之后,它还是固执地向着以前的方向生长,而且在被“囚禁”的情况下,常春藤开始变得没有升生机和活力。不得已,只能“放走”这抹绿色。

(四)拓展延伸。

语文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课程,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我会组织学生合作讨论: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以及作者的这种“囚绿”的行为,思考作者想要表达什么情感?(前后四个人讨论后回答。)最后我对学生的讨论进行概括性的总结,升华本节课的情感。本文是作者在抗日战争爆发一年后写的,回顾一年前在北平寓所将窗外的常春藤囚禁起来的事。之所以囚禁这抹绿色,一方面是因为喜欢,另一方面是因为绿蓬勃向上,充满生机,永远向着阳光,可以使处于孤独、寂寞、苦闷中的作者以精神的激励,所以,他想囚禁这株常春藤。作者那份对绿的渴望,表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对光明的向往。同时也揭示出了常春藤不屈不挠的精神以及生命的不可侵犯。在此可以看出作者运用了象征的写作手法。

(五)小结作业。

课堂小结是对本堂课所学知识的巩固,我会结合学生所谈感受,再次回顾本课的思想,体会作者对自由的向往以及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课后作业是教与学的交汇点,是与课堂学习内容的对话。我希望通过作业的布置,强化学生对本文的理解,并能够实现知识的迁移。基于此,我将作业设置为:运用象征手法写一篇文章。

七、说板书设计:略。

语文高二《苏武传》教案

"苏武牧羊"的故事令古今各代的中国人感动,苏武不屈的英雄形象也起着对后来很多封建王朝对待"北狄"蛮族的垂范作用,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提供的语文高二下册《苏武传》教案,大家可以参考阅读,更多内容请关注应届毕业生考生网。

1、把握历史事实,理清文章脉络。

2、分析人物性格,重点剖析传主的性格特征,体会传主的人格魅力。

3、分析文章塑造人物的艺术技巧。

4、对传主的功过得失和价值意义进行讨论、评价。

1、分析人物性格特征,体会传主的人格、精神。

2、评价传主的功过和价值。

1、前两课时翻译

2、第三课时主要是教师引导

3、第四课时主要是学生讨论

四、课时安排:4课时

课前预习:运用古汉语工具书,结合课文注释,通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

苏武留胡节不辱!

历尽难中难,心如铁石坚。夜坐塞上时闻笳声入耳痛心酸。

任海枯石烂,大节定不亏。终教匈奴惊心碎胆共服汉德威。

这是一首广为流传的民歌,歌曲里所歌唱的苏武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汉武帝时,苏武奉命出使匈奴,被匈奴扣留十九年,正如歌曲所唱,苏武历尽艰辛,持节不屈,成为中华民族历史上光耀千古的英雄。现在,就让我们走近苏武,走进他充满血泪而又辉煌无比的人生。

很多同学阅读这篇文章的时候总有一个感觉,就是拿起容易放下难,总想一口气把文章读完,因为这篇文章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那么我们现在给文章的情节发展添加小标题,这样一来,曲折复杂的情节就清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文章的脉络也就出来了。

方法:同学们先各自提出自己概括的小标题,然后全班进行讨论筛选,评选出最佳的小标题。

要求:小标题要准确概括情节变化,并尽量展现人物性格特点,同时注意语言的通顺凝练。

1、初使匈奴,单于受礼。 2、缑王谋反,祸及汉使。 3、舍生取义,以死明志。

4、卫律劝降,威武不屈。 5、饮雪吞毡,此志不渝。 6、李陵劝降,忠贞如一。

7、武帝驾崩,恸哭数月。 8、汉匈和亲,请还苏武。 9、历尽艰难,发白归汉。

1、小标题概括文章情节,因此我们从小标题中就能概括出苏武的性格特征:忠君爱国、威武不屈、贫贱不移、忠贞不渝、坚韧不拔(答案不限)

2、从小标题概括出的苏武的性格只是其性格特征的概貌,如果要深入挖掘人物的性格,我们还需从细节的分析入手。

卫律和李陵对苏武的劝降是最能表现苏武的气节的,所谓“真金不怕火炼”,面对威逼利诱,面对死亡威胁,多少所谓的英雄好汉都经受不住考验而变节投降,唯有苏武始终信念如磐石般坚定,宁死不屈,忠贞不渝。

这部分主要是人物对话,找几个同学进行分角色朗读,务必读出每个人物各自特有的语气。

卫律:傲慢自大、阴险狡诈,是个卖国求荣的小人。他先是“威逼”苏武,用杀死虞常的行为企图“杀鸡儆猴“结果吓倒了张胜,却吓不倒苏武。接着他又用死亡来威胁苏武投降,谁知苏武毫无畏惧。卫律见”威逼“不行,于是就”利诱“,想用荣华富贵来打动苏武的心,谁知苏武不但不吃这一套,还义正词严地指责卫律通敌叛国的可耻行径。卫律恼羞成怒,悻悻离去。

李陵:李陵和卫律不一样,他不是彻底的卖国之人。他对汉朝还有感情,对自己叛国的行为也深感羞愧,但他意志不够坚定,对国家不够忠诚,因为一己之私背叛祖国而投靠匈奴,而后又后悔不已,说明这个人物的懦弱和意志的不坚定。因此李陵对苏武的劝说不像卫律那样威逼利诱,而是企图以情动人,用肺腑之言打动苏武。他先是说汉武帝年高而昏庸,苏武的兄弟为国尽忠却枉死,苏武自己也已是妻离子散,而后他又现身说法,叙述自己刚刚投降时的心情和调整过程。李陵企图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肺腑之言打动苏武,但苏武却始终忠贞如一,不为所动。李陵见状,惭愧不已,更加自责于自己的背叛祖国的行为,痛哭而去。

由此可见,李陵从情感上是赞同甚至是崇拜苏武的宁死不屈,只可惜,他由于自己意志不坚已经投降了匈奴,铸成大错,所以他一直处在这种矛盾、痛苦的状态中。李陵的矛盾、痛苦在苏武归汉之际表现得最为淋漓尽致。他且饮且歌,且歌且舞,长歌当哭,泪如雨下,苏武十九年持节不屈的坚贞让他清清楚楚地看到了自己叛国变节的可耻卑劣,羞愧悲痛之情无以复加。这就是李陵,一个矛盾痛苦的悲剧人物。

苏武:面对卫律的威逼利诱,甚至是死亡的威胁,苏武不但无所畏惧,而且对盛气凌人的卫律反唇相讥,义正词严地指责卫律的卖国行径,用南越、大宛和朝鲜杀汉使而终遭汉朝惩罚的历史教训来警告卫律,多行不义必自毙,使得卫律的威风一下子就没了,灰溜溜地走掉了。在这场劝说的斗争中,苏武取得了精神上的胜利。

面对李陵切中要害的真挚劝说,苏武的内心也一定翻腾着情感的浪花,亲人的惨死、妻离子散也一定让苏武倍受痛苦的煎熬,但为国效命的信念终于战胜了一切,苏武向李陵再一次表明自己忠君爱国至死不渝的信念,使得李陵羞愧而去。

不管是威逼利诱,死的威胁,还是肺腑之言的劝说,都打动不了忠贞如一的苏武,他实在是一个铁骨铮铮的硬汉子,爱国忠诚的真君子!

(1)张胜:糊涂地帮助了缑王的谋反,事情败露后又经受不住考验,叛变投降。

苏武:清醒地认识到使节行为不当会引起两国纷争,欲以死息祸;面对匈奴的劝降始终保持着可贵的民族气节。

(2)卫律:卖国求荣,阴险狡诈,气焰嚣张,不可一世

苏武:为国效命,忠贞不二,不卑不亢一身正气,光明磊落

(3)李陵:为一己之私而叛国,懦弱,意志不坚,矛盾,痛苦

苏武:以国家的利益为先,忠贞不渝,坚韧不拔,无怨无悔

小结:在各种人物的对比映衬下,我们看到了一个丰满立体的苏武,他有清醒的外交意识,待人接物不卑不亢,面对威逼利诱坚贞不二,长达十九年守节的坚韧不拔。苏武的这些性格在那些或屈或降的人物的对比下,更加具有勾魂摄魄的人格魅力,千古流芳!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在把握文章脉络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各种人物特别是传主的性格特征,我们为这样一个有血有肉、不卑不亢、忠贞不渝的苏武而深深感动着。同时我们还点出了文章塑造人物的艺术手法:详略得当的情节、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次要人物的对比映衬。

高中语文《包身工》教案设计

夏衍的报告文学《包身工》选编在语文教科书第一册的第四单元,前三个单元分别是诗歌、文言文和散文单元,而第四单元属于“沟通与应用”板块,学习的是新闻和报告文学,这类文体从内容上强调真实性,要求及时、准确地反映了方方面面的社会信息,为此它往往具有深刻、鲜明的时代意义。其中,报告文学除了纪实性之外,也具有更广阔的艺术空间,通过分析这类文体的主要内容和写作特点,培养学生阅读新闻作品的能力和筛选信息的能力,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心时事。

[学生分析]。

《包身工》作于1935年,至今已经70年了,文章所反映的也是上世纪的事,和我们现在的时代已有了很深的隔膜,现如今,优厚的生活条件使学生很难从文章中去理解包身工的苦难生活,更难于理解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曾经有位教师在教学《包身工》一文时,要求学生范读课文,当读至“打呵欠,叹气,叫喊,找衣服,穿错别人的鞋子,胡乱踏在别人的身上,在离开别人头部不到一尺的马桶上很响地小便”时,学生的声音有些异样,似乎强忍着笑,很明显,现在的学生与文章中所反映的时代的隔膜的确是存在的,另外,由于目前的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为此,有些学生虽涉世不深,但懂得的东西并不少,因此,让学生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属于自己的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拓展思维,发展想象力、思辨力和判断力,也是此次教学的目标之一。

[教学目标]。

《包身工》是我国报告文学的开山之作,作者以铁的事实,精确的数据,精辟的分析和评论,把劳动强度最重,地位最低,待遇最差,痛苦最深的奴隶一样做工的女孩子们的遭遇公诸于世,愤怒控诉帝国主义和买办势力的残酷剥削和掠夺中国工人的罪行,让人们深刻认识到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土壤上产生的包身工制度所带来的罪恶,文章篇幅较长,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课文虽是老文章,所反映的是上世纪初的事,和现如今我们的时代有很深的隔膜,但是文章所体现的时代意义和人文内涵却是相通的,为此,此次教学可以联系实际,让学生拓展思维,进行探究和交流,对文章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感悟。具体的教学目标可以包括:

1.?知识和技能。

掌握报告文学的一般特征和结构方式,培养学生自觉学习和阅读的能力,并且能在此基础上进行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培养起思辨能力和判断能力。

2.?过程和方法。

a)?理解课文如何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安排详略。

b)?学习《包身工》的写作手法:点面结合的手法;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在复杂记叙中有条理地穿插描写、议论和抒情的写法;运用对比、比喻、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

3.?态度情感和价值观。

了解包身工的涵义和包身工制度,通过把握文章的时代意义和人文内涵,开拓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心时事,培养起学生的社会责任和人权意识。

[重点难点]。

1.?在教学中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触发学生积极地思维。

2.?让学生从现实回到那个黑暗的时代去感受包身工制度的罪恶,再回到现实,联系现实,让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增强学生的思辨力和判断力。

[设计思想]。

《包身工》可以算是中国最早的报告文学,它切取包身工生活中的一个横断面,从包身工二十四小时的遭际,折射出了包身工整个的悲惨命运。虽然这篇课文时代性离普通中学生稍微远一点,但它还是有它自己的生命力。唐代魏征曾经说过:“以史为鉴”。历史永远是一本最好的教科书。另外,《包身工》一文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很强,但篇幅较长,容量较大,如果在教学中面面俱到,恐怕时间不够用,针对这些问题,我大致有以下几点设想:

1.?让学生将熟悉课文这一程序放到课前预习中完成,争取时间,长文短教。

2.?教师设计问题,给学生充分讨论的时间,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属于自己的独特感受。

3.?联系实际,让学生拓展思维,进行探究和交流,把握文章的时代意义和人文内涵,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心时事,增强社会责任和人权意识。

[教学过程]。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语。

师:在此文的结尾,作者夏衍以强烈的口吻控诉着不人道的制度,预言着黑暗终将过去,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夏衍的报告文学《包身工》。

二、相关资料介绍(利用这一环节,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师:下面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首先是作者夏衍,假设你就是夏衍,给大家做一个自我介绍吧。(这里适当变换一下认知的方式,让学生积极地参与进来,强化记忆。事后,教师可以适当归纳。)。

夏衍,原名沈端先,优秀剧作家,戏剧运动的组织者、领导者,杰出的新闻记者、政论家,主要进行话剧和电影创作,长期多方面从事创作实践。著名的电影剧作有《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细菌》,并改编鲁迅《祝福》、矛盾的《林家铺子》为电影剧本。解放后任文化部副部长。

师:大家看过文章,觉得《包身工》是一部怎样的作品?

《包身工》是夏衍的重要作品之一,1936年发表。它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一篇报告文学作品。

师:说到报告文学这种文体,谁能说一说它的特征?

报告文学是文学类文章体裁之一,是指速写、特写等文学式样的总称。它是一种直接取材于现实生活中有典型意义的真人真事,经过适当的艺术加工,迅速地反映社会现实的文学品种。

三、分析课文(这是整个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这一环节,旨在理解、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深刻认识文章的主题。)。

“吃”——一洋铅桶糨糊一般的薄粥、两粥一饭,中午的饭和晚上的粥,由老板差人给她们送进工厂里去。粥的成分并不和一般通用的意义一样,里面是较少的米、锅焦、碎米和较多的乡下人用来喂猪的豆腐渣,莴苣的菜叶就是难得的佳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