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热门16篇)

时间:2024-01-13 00:41:54 作者:GZ才子

编制教学计划需要对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教材的内容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以下是一些经过实践检验的教学计划,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38~40页的内容及练习八中的习题。

1、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初步感知角的大小。

3、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和角的画法。

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学生准备一些表面有角的物品和三角板。教师准备小棒、三角板、纸、硬纸条、图钉及多媒体课件。

师:同学们,你们好,我们现在先一起玩一个摆小棒游戏。请一位同学上来摆,其他同学在下面摆。注意听老师的要求,先用四根小棒摆出一个我们学过的图形。(教师巡视)。

师:你们摆出了什么图形?(正方形)。

师:好,现在拿走一根,再摆一摆又会是什么图形?(三角形)。

师:你们真能干,接着再拿走一根,像这样的图形又叫什么呢?(像这样的图形就叫做角)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位新朋友。(板书:角的初步认识)。

(教师先读,然后请学生读一遍。)。

师:在生活中,你在哪些物体的表面见过角呢?谁来说说?(让学生自由地讲,可以拿自己的东西说)同学们都说了许多,下面请同学们看看,在这美丽的校园里哪里有角?(老师的三角板,花工的剪刀上……)还有许多同学想说,请你们说说这些物品中哪里有角?(电脑显示第39页上方的三幅图)。

师:刚才同学们都找出了许多物体表面的角,好,我们现在来试一试画一个角或做一个角,老师给你们准备了硬纸条、图钉、彩色纸、尺子,还有白纸。如果你对角感觉还不是很清楚,可以再看看桌面上的物品,然后再做。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师:刚才有的同学做角,也有的画角,都很认真,那好,谁来说说你感觉角是怎么样的?(头尖尖的,两条直直的线……)。

师:我想问一下,刚才用硬纸条做角的同学,你们的角可以活动吗?角是怎么变化的?(请学生上台演示可活动的角,角张开得大,角就大,角张开得小,角就小。)。

师:用纸折角的同学,你们发现了什么?(角折得越多,角就越小,相反则大)。

师:画角的同学呢?你们又有什么想说的?谁画得比较好呢,上来展示一下。

师:好,刚才同学们通过做角、折角、画角,做出了不同的角(展示三种不同的角),你们发现了这些角都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说一说)。

师:你们所做的和所讲的都对不对呢?让我们来请教一位不说话的老师吧,请打开课本第39页,看第三行三个不同的角,自己看看。

出现另两角,问:谁来说一说,它们分别都叫角的什么?

电脑显示“一个角有几个顶点?有几条边?”(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师:好,请大家检查一下,你们刚才所做的角是不是都只有一个顶点两条边呢,找出来,同组的同学互相说一说。摸一摸角的顶点和边。

师:好,下面谁来说自己做的角的顶点和边都在哪儿?(让做活动角的学生上来讲述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师:通过我们的学习认识了角是怎样的图形,知道了角的各部分名称和一个角只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师:我们知道了这么多关于角的知识,下面再来画一个标准的角。你可以先看书再画。

(教师巡视)。

师:请画好的同学展示自己画的角,并讲给同学们听你是怎么画的。

师:你画的顶点在哪儿?边在哪儿?(教师标出来,将之当做板书)好,下面请同学们再按这个同学的方法再画一个更好的角。

师:大家真能干,又学会画角啦。

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做一些练习,看看你们是不是都掌握了今天学的知识。

1、辨别下面的图形是否是角,不是的话,为什么?(图略)。

2、用自己的方法比较一下两个角的大小。(图略)。

3、数出下面角的个数。(图略)。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能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子画角。

通过创设情境,在情境中找角,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角过渡到数学意义上的角;学生通过实物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通过设置从现实中找角、制作角等活动,加深学生对角的感知。

使学生知道生活中处处有角,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学生自己制作角,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一、创设情境。

生1:有的小朋友在踢球。

生2:有的小朋友在玩双杠。

生3:有的小朋友在做操。

生4:有位老爷爷在修剪枝叶。

(长方形、正方形、圆、球等。)。

二、讲授新知。

师:同学们说得可真,这些图形都是我们的老朋友了,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个新朋友,(课件出示园丁剪草图)。你们看,园丁爷爷手里拿着的剪刀,张开时就形成了这样的一个图形,(课件出示角)这个图形也有自己的名字,我们把它叫做角,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角。(板书:角的初步认识。)。

生1:在钟面上,时针和分钟形成了角。

生2:老师手里拿的三角板也有角。

……。

师:(课件演示)这些都是生活中的角,那在数学中我们怎么来表示角呢?我们看(课件出示抽出来的角)。

师:这三个图形都是角,孩子们,现在请你闭上眼睛想一想,角是什么样子的?

(生闭眼想角的样子)。

师:你能用手比划一个角吗?

(生用手比划角)。

师:同学们都很棒,现在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三个角,你发现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

生1:都是尖尖的。

生2:都有两条直直的边。

师:同学们观察得可真仔细,角的尖尖的这部分是角的顶点,我们看一看,角有几个顶点?

生:角有1个顶点。

(生说师板书)。

师:我们再看,这两条线,我们把它叫做角的边,我们一起来数一数,角有几条边?

(师生共数)。

师:角有几条边?

生:角有2条。

(生说师板书)。

师:这两条边都是什么样子的?

生:这两条边都是直直的。

师:(指板书)现在谁能说一说,角有什么特点?

生:角有1个顶点和2条边(多找几个人说)。

师:现在我们知道了角有1个顶点和2条边,那谁能说一说这是这个角的什么?(指课件中角的顶点)。

生:这是角的顶点。

师:这是角的什么?(指课件中角的边)。

生:这是角的边。

(课件出示练习)。

(生自由发言)。

师:那到底哪个大,哪个小呢?我们来一起比较一下吧(师比较)。

师:通过比较我们知道了这两个角是一样大的,虽然这个角的两条边比这个长,但角的大小并没有改变。那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呢?我们看(出示活动的角)。

(生观察)。

师:这时候的角比刚才大还是小?

生:比刚才大。

师:这时的角比刚才。

生:比刚才小。

师:现在同学们想一想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呢?

生: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张口有关,张口越大,角就越大,张口越小,角就越小。(板书)。

师:与两条边的长短有没有过关系呢?

生: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师:谁能说一说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生: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张口有关,张口越大,角就越大,张口越小,角就越小。

生:想。

师:现在我们看黑板。

(师在黑板上画角,生看)。

(生在练习本上画角)。

三、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和角交上了朋友,谁能说一说你都有哪些收获呢?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38、39页、做一做及练习八第1~3题。

1.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会初步比较角的大小;会用尺子画角。

2.通过让学生观察、操作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和创造意识。并对学生进行事物的运动发展变化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3.创设平等和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互相协作的精神,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重点是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难点是引导学生画角的方法,使学生通过直观感知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从复习导入新课。

生:可以摆一个正方形。

【请学生上台演示】。

师:做的很好,如果去掉一根小棒,又可以摆成一个什么图形?

生:可以摆一个三角行。

【学生继续演示】。

师:如果从三角形中拿走一根小棒,又是一个什么图形呢?

【师边说边拿走一根小棒】。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图形———角。

从实物中抽象出角。

课件出示实物。

钟面红领巾剪刀吸管。

【课件演示从实物抽象出角来,声光提示】。

师:你能在自己身边找出角吗?找到角后摸一摸,角是什么样的?

生1:角尖尖的。

生2:角两边直直的。

师:同学们,我们要做一个角的模型,要选择哪些学具,试着做一下。

生1:我觉得有两部分组成,两根小棒就行了。

生2:我也觉得是两部分。

师:如果没有带孔的点连接,会是一个什么样子呢?

生1:不能把两根小棒连起来。

生2:不能组成一个角。

生3:组成一个角,这个孔不能少。

师:同学们,你们能让自己做的角变大吗?怎么变?

生1:我把两根小棒往外一拉,角就变大了。

生2:我拿住一边,把另一边一拉就变大了。

师:你们能让角变小吗?

生1:把两条边合拢一下,就变小了。

生2:刚才,我们既能把角变大,又能把角变小,那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生:与角的边有关。

师追问:与边的什么有关,长短吗?

生1:不是刚才边没有变长。

生2:不是两条边张开的大,角就变大,张开的小,角就变。

师小结。

师:我们认识了角,现在在自己的练习本上任意画一个角。

【学生画师巡视】说一说,你是怎样画的。

生1:我是照着三角板画的。

生2:我是先画两条边,再画顶点。

生3:我是先画顶点,再画的边。

师:很好,通常我们常用生3的方法画角,请同学们看看【课件画角】,请同学们在自己的本子上按这样的方法再画一个角,看谁画的好。

【指名学生黑板上演示。】。

这一教学内容,是学生在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由于学生在学习角的有关知识前,通过对许多物体的感知,已经积累了有关角的感性经验,所以教材从引导学生观察实物开始逐步抽象出所学几何图形,再通过学生实际操作活动,如折一折、摸一摸、做活动角等加深对角的认识和掌握角的基本特征。

教材中不要求掌握角的定义,只要求学生认识角的形状,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能辨认角,会画角就可以了。这部分内容,教材在编排上还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强调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如主题图“美丽的校园”和例1的内容都是学生熟悉的;二是强调在实际活动中掌握知识,如安排了“做角”“画角”等若干活动,都是想让学生在亲自的动手操作中完成学习任务。

学生熟练掌握这部分内容就为以后进一步学习三角形、长方形和正方形以及平行四边形的角等几何图形奠定了基础,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在实践中充分感知角,让学生尽量放开手脚,思维真正“展翅高飞”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

孩子的智慧来自于指尖。孩子们动手实践,操作参与这一教学设计适应了儿童好动的年龄和心理特征,符合着儿童认识事物的规律。让学生充分感知角的内涵,并利用语言描述出角的特点: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从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以疑激趣,以趣解疑”用有疑问的尝试题可以鼓励他们找出规律和办法,使学生在尝试学习中感觉到知识的力量,拥有学习的快乐。

这一组尝试题目既是对前面学习知识的总结,同时也是对有关角的表象知识的巩固。尝试教学中“学生讨论”这一步,动员大家积极发言,说出他们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使学生在讨论中“悟”出道理,发现获取知识的手段和方法,从争论中筛选信息,辨别真伪,分析对错。既培养了学生数学的表达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积极参与的意识;既发展了学生思维,也发挥了学生间的相互作用。

学生利用自己学到的知识,解决了尝试题,同时对“什么是角”在头脑中形成了清晰的表象,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

由具体到抽象,又由抽象回到具体,在这样周而复始的过程中,学生在获得了从感性材料向理性知识的飞跃过程。在各抒己见的发言中,知识得到更深的理解。

(二)第三次尝试练习:

1.数数每个图形中有几个角:

2.动手利用小棒(2根)摆图形,数数你摆的图形中角的个数:

3.发展题:一张正方形的纸,用剪刀剪去一个角,还剩几个角?小组讨论,每个人试着剪一剪:

动手实践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主渠道。第一题是一个铺垫,第二题让学生利用摆一摆,数一数的实践活动,既掌握了本节课的内容,又在动手操作中,创新精神得到了展现。

发展题的设计,体现了教学的全部内容,同时也增加了内容梯度,呈现了阶梯性,是一道很好的延伸题。使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的到了提高。在剪一剪,拼一拼,数一数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在交流、切磋中迸发出了思维的火花。

课堂小结:这节课开始时,你提出的问题都解决了吗?还有其他的问题吗?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学生答,教师总结)。

(三)教学效果评价。

1.在动手操作中感知直角的特点,并能从生活中找到直角。

2.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难点:掌握判断直角和画直角的方法。

(三)教学活动。

活动内容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含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时间分配。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出示活动角)这是什么图形?

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

教师演示转动成直角,问:你们见过这样的角吗?

这种角就是直角。通过旧知的复习引发学生认识直角的兴趣。

二、合作探索,学习新知1、探索新知。

(1)、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这种角?把你发现的这种角说给小组的同学听听。

学生小组交流发现。

汇报发现。

(2)、教师板书画一个直角。学生观察教师画的角。

(3)、你能制作一个直角吗?想一想你准备怎样制作,做好后在小组内交流认识你制作的直角。

学生思考制作直角的方法并制作,在小组内交流认识直角。

(4)、教师指名汇报制作直角的方法。并根据学生的汇报决定是否介绍用一张纸折出一个直角:先将这张纸上下对折,再沿着折痕对折就可以得到一个直角。

(1)、你有什么方法可以验证一个角是不是直角的方法呢?把你的方法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

小组讨论交流验证一个角是不是直角的方法。

(2)、学生汇报,并验证方法:在我们的三角板上有一个是直角。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现在请你指出三角板上的直角。

学生观察三角板并指出三角板上的直角。

(3)、请你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看看哪些角是直角?

学生分别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周围的角中哪些是直角。并汇报。

3、画直角。

(1)、你还能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干什么?

回忆一下上节课我们是如何画角的,然后请你用三角板上的直角画一个直角。画好后给小组的同学说说你是怎样画的。

学生回忆画角的方法,思考直角的画法再画出直角,交流画直角的方法。

(2)、指名板演画直角并说说画法。

画直角的时候要注意什么问题?引导学生归纳总结直角的画法。

通过对学生生活中的物品的观察,以及制作直角等活动,使学生充分认识直角的特点,加深学生对直角的理解。让学生判断直角、画直角等小组活动,学生进一步认识直角,会正确判断直角。并通过复习角的画法引发学生思考直角的画法及得出画法、正确画直角。

三、学习效果测评1、完成第41页的做一做第1题。

你能找出我们身边的直角吗?找到并验证后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

学生分小组寻找直角并交流。

2、完成第41页的做一做第2题。

教师指导学生独立完成。

指名汇报并要求说出是怎样画的。

学生独立画直角并思考是如何画的。并汇报说明画法。

通过寻找生活中的直角以及画直角等练习,让学生体会到直角就在我们的身边。

四、课堂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教师引导学生梳理知识。

你有什么收获?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学会用尺子画角。

2、通过让学生观察、操作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和创造意识。

3、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精神。

重点难点:

学生对于角的认识往往只是借助于实物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对角缺乏系统的认识,所以本课时的重点是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难点是引导学生画角的方法。

教学工具: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课题。

1、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数学王国图形家族成员中的几个成员,大家还认识它们吗?黑板上画的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学生回答)今天我们来认识图形家族中的另一个新成员:角,引入课题“角的初步认识”。今天我们就要学习“角的初步认识”。

二、联系实际,引导探究。

1、师:同学们对角一定都非常熟悉,(放ppt)让学生看图,这几个图形里都有角,同学们睁大你的眼睛看,这就是角。

放有关学校的情景图的幻灯片让学生找角。学生一一做答。

2、师:同学们真了不起,找到了这么多角。

3、师:那么,我们现在身边是不是也有很多角呢?同学们找找看,(请学生来指一指。)学生回答:课桌的角、课本的角、门和窗的角等等。

4、师:同学们找了那么多角,那么角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呢?(放ppt)边放边说,角是由一个顶点两条边组成的,再放一遍,老师说顶点,边,边。然后板书:顶点、边、边。

5、师:我们都知道什么是角,也知道角的各个部分,那么角是怎么画出来的呢?同学们看大屏幕(放ppt),同学们看懂了吗?画角时,要先定顶点再画两条边。老师在黑板上再演示一遍。

6、仔细观察,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组成?(生答)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我们在表示角的时候,不能就这么点一下。看老师是怎么表示角的。(教师动作演示:一个顶点,两条边,再用手画)拿起你的小手,我们一起来指一指。现在,谁用这种方法来指一指这把尺上的角?(还有其他的角吗?)。

7、师:想一想看,角可以怎么画?要注意什么?(学生回答)先画一个点,从这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线就成了一个角。请同学们照这个方法画一个,试试。把你画的角的顶点与边指给同桌看。(一生板演,反馈时指出顶点和边即可。)。

8、比较角的大小,放两个同样大小的角,但是边不一样长,提问学生,哪个角大,同学可能要说,边长的那个角大(放幻灯片),老师问学生是不是边越长角就越大哪?同学们看到了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与它开口的大小有关。

9、师:再画一个和刚才大小不一样的角。请你为自己画的角打分。

10、折角:让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的纸折几个角,同桌比较一下大小。再用一张圆形纸折,看学生能否折出角,老师巡视、指导。

三、巩固拓展,课外延伸。

1、师:刚才画了一个角,老师在这里再添一条线,现在这里有几个角了?(学生指,教师画弧。)。

2、师:我这里还有一个长方形的图形,如果剪去一个角,请你猜猜还剩几个角?

3、师:你能告诉同伴们,今天你有哪些收获吗?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

2、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3、在丰富多样的活动中,丰富学生对角的直观认识,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在直观认识角的活动中,形成关于角的正确表象。

教学内容:

一、情境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自己的校园吗?谁来夸夸自己的校园?

2、今天,老师要带同学们走进一个美丽的校园(呈现教材主题图)。

仔细观察,你在校园里看到了什么?

你能在校园里找到我们在数学课本上学过的图形吗?

其实校园里还藏着一种图形,你们瞧(在主题图上的钟面上、剪刀上、红旗上呈现红色线,标示出角)。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图形,有人知道这样的图形叫什么名字吗?

这些图形叫作角,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它!(板书:角的初步认识)。

一起来看今天的学习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

2、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二、目标1的教学。

1、老师这里有一些物品(剪刀、三角尺、钟表)仔细观察,这些物品上有角吗?谁来指一指。(在学生指角的过程中,注意告诉学生正确的指角方法。)。

2、大家手里都有三角尺,请拿出来,然后给你的同桌指一指角。

4、你们真棒!我们每一个同学都有自己的名字,那么角娃娃各部分也有自己的名字,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边,丙条边相交的地方叫做顶点。

5、课件演示:认角各部分的名称。

6、指认角各部分的名称。

7、同学们学得这么带劲,为了奖励大家,老师为大家变个魔术。(两根硬纸条变成角,并让这个角随意变大变小,让学生自己用两支铅笔来模仿老师变魔术,在变魔术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角的大小与角的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系)。

8、你能判断下面两个角的大小吗?

(首先让学生自己判断然后通过课件演示让学生看出两个角一样大,并知道角的大小和两条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9、同学们拿出小圆片,这个小圆片有角吗?你能用手中的小圆片折一个角吗?

10、同学们对目标1的学习效果怎么样呢?下面都来检测一下。

(1)、判断:下面这些图形是不是角?

(2)、请写出下面角各部分的名称。

三、目标2的教学。

1、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角,你们想不想把它画出来?

2、边示范画角边说明:先点一个点火,再从这个点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笔直的线,就画成一个角。

3、课件出示:画角时,要牢记,先画顶点再画边。

4、自己试着画一个角,然后全班交流展示。

5、检测目标2的学习:自己画一个角并标出各部分的名称。

四、课堂检测。

1、请标出下面角各部分的名称。

2、自己画一个角。

文档为doc格式。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38~40页的内容及练习八中的习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初步感知角的大小。

3、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教学重点。

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和角的画法。

教学难点。

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教具、学具准备。

学生准备一些表面有角的物品和三角板。教师准备小棒、三角板、纸、硬纸条、图钉及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同学们,你们好,我们现在先一起玩一个摆小棒游戏。请一位同学上来摆,其他同学在下面摆。注意听老师的要求,先用四根小棒摆出一个我们学过的图形。(教师巡视)。

师:你们摆出了什么图形?(正方形)。

师:好,现在拿走一根,再摆一摆又会是什么图形?(三角形)。

师:你们真能干,接着再拿走一根,像这样的图形又叫什么呢?(像这样的图形就叫做角)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位新朋友。(板书:角的初步认识)。

(教师先读,然后请学生读一遍。)。

二、新授。

师:在生活中,你在哪些物体的表面见过角呢?谁来说说?(让学生自由地讲,可以拿自己的东西说)同学们都说了许多,下面请同学们看看,在这美丽的校园里哪里有角?(老师的三角板,花工的剪刀上……)还有许多同学想说,请你们说说这些物品中哪里有角?(电脑显示第39页上方的三幅图)。

(一)动手探索。

师:刚才同学们都找出了许多物体表面的角,好,我们现在来试一试画一个角或做一个角,老师给你们准备了硬纸条、图钉、彩色纸、尺子,还有白纸。如果你对角感觉还不是很清楚,可以再看看桌面上的物品,然后再做。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二)汇报,小结。

师:刚才有的同学做角,也有的画角,都很认真,那好,谁来说说你感觉角是怎么样的?(头尖尖的,两条直直的线……)。

师:我想问一下,刚才用硬纸条做角的同学,你们的角可以活动吗?角是怎么变化的?(请学生上台演示可活动的角,角张开得大,角就大,角张开得小,角就小。)。

师:用纸折角的同学,你们发现了什么?(角折得越多,角就越小,相反则大)。

师:画角的同学呢?你们又有什么想说的?谁画得比较好呢,上来展示一下。

师:好,刚才同学们通过做角、折角、画角,做出了不同的角(展示三种不同的角),你们发现了这些角都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说一说)。

(三)结合实践自学角的各部分名称。

师:你们所做的和所讲的都对不对呢?让我们来请教一位不说话的老师吧,请打开课本第39页,看第三行三个不同的角,自己看看。

出现另两角,问:谁来说一说,它们分别都叫角的什么?

电脑显示“一个角有几个顶点?有几条边?”(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师:好,请大家检查一下,你们刚才所做的角是不是都只有一个顶点两条边呢,找出来,同组的同学互相说一说。摸一摸角的顶点和边。

师:好,下面谁来说自己做的角的顶点和边都在哪儿?(让做活动角的学生上来讲述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四)小结。

师:通过我们的学习认识了角是怎样的图形,知道了角的各部分名称和一个角只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五)画标准的角。

师:我们知道了这么多关于角的知识,下面再来画一个标准的角。你可以先看书再画。

(教师巡视)。

师:请画好的同学展示自己画的角,并讲给同学们听你是怎么画的。

师:你画的顶点在哪儿?边在哪儿?(教师标出来,将之当做板书)好,下面请同学们再按这个同学的方法再画一个更好的角。

师:大家真能干,又学会画角啦。

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做一些练习,看看你们是不是都掌握了今天学的知识。

三、练习。

1、辨别下面的图形是否是角,不是的话,为什么?(图略)。

2、用自己的方法比较一下两个角的大小。(图略)。

3、数出下面角的个数。(图略)。

分数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会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母、分子的意义,但本课时不引入分母、分子、分数线的名称。

通过小组活动,分一分学具,获得产生分数的实际需要,了解分数产生的必要性,生成分数的形成,并理解“分数是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取其中的一份或几份的数”。

通过剪一剪、分一分、折一折、涂一涂等活动,培养学生既动脑又动手动笔的好习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学生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无论在意义上、读写方法上以及计算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的差异。为了给学生搭建突破的台阶,本课时提供了丰富的贴近学生实际的、学生感兴趣的现实情境和操作活动,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感悟分数的含义。

一、创设情境,激发需求。

课件出示:(视频展示)小明家里来了客人,妈妈把一个大西瓜切成大小基本相等的若干份,送给客人分享,小明自己也高兴地吃了两块西瓜。

师:像分西瓜这样的生活情境,你在生活中还遇到过吗?

生:我妈妈在夏天的时候,也这样切西瓜给我们吃。

师:妈妈在切西瓜的时候,每块的大小是怎样的?

生:每块的大小都是一样多的。

有:有时候,我和姐姐两人吃一个苹果,奶奶把苹果分成一样多的两份,我吃一半,姐姐吃一半。

生:前天爷爷给我和弟弟带回四个桔子,我和弟弟每人两个。

[点评]教师创设了学生非常熟悉的生活情景,体现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通过看短片,说生活,初步体会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我得到了其中的几份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为学习新知做准备。

二、分组活动,探求新知。

师:今天,老师也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些纸做的“饼”,咱们也一起来分一分。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拿出学具袋中的圆纸片。

师:我们把这一个圆看作一个整体,先平均分成5份,然后分给小组成员。

学生动手操作,把圆沿直线剪开,根据小组成员的多少,分给每位同学。

[点评]这一细节,教师匠心独具,把全班同学分成了人数不等的小组,分别有一人组、二人组、三人组、四人组和五人组,便于学生体验“我得到了其中的几份”。由于小组成员人数不同,得到的份数必然是多元的,给学生一个开放的空间,为认识分数的意义做了铺垫。

在这一环节,我们也看到,由于学生人数不同,有很多的小组不能得到相同的份数,同学们都很谦让,小组长们把多的一份给了其他成员。成功地体现了合作的意识,培养了学生相互谦让的美德。

师:现在我们把这一个圆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了5份,你得到了其中的几份?

生1:我们小组有2人,把这个圆平均分成5份,我得到了其中的3份。

生2:我们小组有3人,把这个圆平均分成5份,我得到了其中的2份。

生3:我们小组有4人,把这个圆平均分成5份,我得到了其中的1份。

生4:我们小组有5人,把这个圆平均分成5份,我得到了其中的1份。

生5:我一个人一个小组,把这个圆平均分成5份,我得到了其中的5份。

生6:我们小组有2人,把这个圆平均分成5份,我得到了其中的2份,梁楠也得到其中的2份,还有一份放在中间,我想如果要平均分的话,我们还需要把这一份再平均分成两份。

师:你提的问题很有价值,这个我们以后会学到。你真是个爱动脑的孩子!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点评]学生通过小组中的分圆活动,亲身经历了分数产生的过程,理解了分数表示的意义,教师同时引导学生用准确的数学语言描述这一现象,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学习数学描述数学问题的严谨性。

师:我们把这个圆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了5份,你只得到其中的3份,怎么用数来表示呢?(作短暂停留),这个数既要能表示把一个圆平均分成了5份,又能表示你得到了其中的3份?你能试着设计一下吗?可以在小组里相互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学生试着设计,小组讨论,显出为难情绪。教师巡视,与学生做情感交流,并不正面回答学生的问题。但讨论很热烈,学生参与面广,思维活跃。

[点评]这一环节,教师将问题抛给学生,给学生创新的机会,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留下深刻的印象。

师引导交流,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生:我们小组感觉很困难,既要表示平均分成了5份,又要表示我得到了其中的3份,把5写在前面就写了“53”,把5写在后面就写成了“35”,与整数一样了。

教师适时夸赞:同学们真聪明,爱动脑筋,我们的祖先也和你们一样,做了这样的尝试,并发明了这种新的数:把表示单位“1”平均分的份数写在下面,把得到的份数写在上面,并用短横线隔开,35(分数产生了!),由于这个数是在分东西的情况下产生的,就把这样的数叫做分数。读作五分之三。

课堂顿时沸腾了,惊喜之情溢于言表,学生不由自主地念着分数:五分之三。

[点评]分数的产生,从质疑到解惑,水到渠成。

师:我们一起来写一写这个分数。(在老师的指导下写分数,读分数。)这个数表示什么意义呢?师生共同说:35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5份,我得到了其中的3份。

师:你能试着把你手中得到的几份用分数来表示吗?能试着读一读这个分数吗?

生:我得到了其中的2份,写作:25,读作:五分之二。

生:我得到了其中的1份,写作:15,读作:五分之一。

生:我得到了其中的5份,写作:55,读作:五分之五。我还发现,我就是得到了一整个圆。

师:你说的`非常好!请同学们想一想,55和一个圆的“1”比一比,谁大谁小?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1.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感知角有大有小。

2.掌握用直尺画角的方法,会用直尺画角。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抽象概括的能力。

经历从现实生活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体验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方法。

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探究数学知识的兴趣。

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

课前准备与课时设置

主体画挂图或多媒体课件、三角板、硬纸条、图钉、圆形纸片等。

环 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创设情境

1.课件或图片出示校园生活情景图(有角的地方可以随机闪动。)

问:这是什么地方?你看到了什么?你从中发现了什么数学知识?

(不必强求学生把所有的角都说出来,只要能说出其中的一部分就可以。)

2.组织学生汇报交流,教师相机演示。

3.谈话: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地方有角,那么什么样的图形是角?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角。

学生观看课件后先在小组内把看到的情景说出来,组内达成共识后,再进行班内交流。

1.直观感知角。

(1)引导学生小组内说一说、指一指身边物品中的的角,并用手感觉一下物品中角的样子。

(2)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学生指点角时一般只指角的顶点处,汇报交流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由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才能组成角。)

2.初步认识角。

(1)展示实物中的角(剪刀、吸管、水龙头、球门框。)

(2)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学生指角时一般只指角的顶点处,汇报交流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由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才能组成角。)

2.初步认识角。

(1)展示实物中的角(剪刀、吸管、水龙头、球门框)

(2)去掉实物,抽象出角的几何图形。

(3)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和特征。

a.先在抽象出的图形中依次闪动角的顶点和边,然后注明各部分的名称。

b.观察: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

汇报交流时,学生一边说一边用手指出角的样子。

学生观察由实物抽象出角的过程,了解角的各部分名称。

小组交流角的特征,明确:一个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c.拿出画有角的图纸,指出角的顶点和边,小组内相互说一说。

(4)闭眼想像角的样子。

3.动手操作,进一步感知角。

(1)用纸折角。

a.提问:你能用圆形纸折一个角吗?比一比看谁折的又快又好?

b.展示学生折的角,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折的。

(选大小不同的角进行展示,出现不规的角,教师要及时加以引导。

c.让学生体验角的顶点和边的特点。

(2)硬纸条做角。

a.小组合作,制一个活动角。

b.移动角的两边,观察角的大小的变化,你能从中发现什么?

4.画角。

a.自己试画一个角。

b.演示画角的方法。

c.按照正确画法画角。

5.引导学生小结。

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此些新的收获?

学生闭眼想像角的样子,并用手势划出来。

学生动手折角,有的同学可能不会折,小组同学间可以相互帮助,折完后小组内说一说折的方法。

学生把小组内好的作品在投影上展示,边展示边说明折的方法,并用手指一指角。

用手摸一摸角的顶点和边,自己独立体验。

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纸条和图钉,先想一想怎样做,然后动手做出活动角。

小组的一名同学移动活动角,其他同学观察比较,把发现在小组内交流。

学生用正确的方法再画一个自己感觉满意的角。

学生畅谈收获。

1.投影出示练习八的第1题,判断下面的图形是否是角,不是的话,请说明理由?

2.完成练习八的第2题。

订正时老师可以投影出示,学生边指边说。

3.比较角的大小。(练习八的第3题。)

订正是可以用活动的投影片演示一下,用以验证比较的结果。

4.拓展题。

下图中有几个角,数数看?

全班学生用手势进行判断,并发表自己的见解。

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小组内交流数的结果。

学生先观察,然后再用三角板的角比一比。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初步认识角》是冀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内容。

教材分析:

角的认识是在学生直观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学习的。这部分内容是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角的重要基础,也是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内容之一。教材主要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加深他们对角的认识。

对于学生来说,在认识角之前,已经具备了有关角的感性经验。但是,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是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能力较低。这部分内容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比较抽象,接受起来较为困难。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一个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会用纸折或画大小不同的角,能在图形中找角。

过程与方法:在实际操作活动中,经历直观认识角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在长方形三角形等图形中找到角,激发学生对角的好奇心。教学重点:知道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会用纸折或画大小不同的角。教学难点:角的两边张口越大,角就越大,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一.创设情境

1、拼图形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那我们一起玩一个拼图游戏好不好?课件出示拼图要求:

(1)用4根小棒拼成一个图形。(2)用3根小棒拼成一个图形。(3)用2根小棒拼成一个图形。

2、交流各自拼出的图形

教师让学生说一说用4根小棒拼成一个什么图形,用3根小棒拼成一个什么图形。

师:用两根拼成的是什么图形?请同学们展示一下。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用2根小棒拼成的图形,与正方形、三角形有什么不同?进而告诉学生,像这样用2根小棒拼成的图形叫做角,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角!(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联系生活,找角

(1)师指导学生指角方法。

师:说起角啊,其实就在我们身边,看!这是一块三角板,上面有很多角,老师找到的就是这个角(师演示指角的方法)

(2)先让学生指给同桌看,再请学生到前面把找到的角指给同学们看。

2、初步感知,认识角(1)抽象出数学中的角。

师:许多同学不但会找角,还能准确地指角,但是,我们数学中的角是什么样子的,大家想知道吗?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2)师描角师:刚才我们在三角板上找到了角,现在老师就把这部分在黑板上描下来。(3)认识角的顶点和两条边。

师: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扇子、剪刀、钟表抽象出角的过程)师:通过大家的仔细观察,我们找到了许多的角,下面请大家再仔细观察课件演示,这些角都有哪些相同的地方?(课件闪动角的顶点和两条边)

同桌互说,进行汇报。

找学生指出黑板上角的顶点和两条边。(学生指,教师板书)

3、练习反馈。

(1)判断下面的图形是不是角?为什么?

(2)下面的图中各有几个角?(课件出示:问题讨论)

4、角的大小比较

(1)师:经过大家的努力,我们知道了数学中的角是怎样的图形,接下来老师和大家进行一个活动——做角,用2条硬纸板和一个图钉,做成一个活动角,根据活动角的变化画出三个大小不同的角。

师:那么你们知道我们画的这些角,哪个大,哪个小吗?你是怎样判断的?同桌讨论一下;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系?讨论后汇报。

我们知道了角的两边张口越大角就越大,接下来我们来看一段视频。(播放视频)这说明什么?(角的大小与角两边的长短无关)(2)学生活动。

学生用活动角造角。(任意造一个角、造一个比老师的角大的角,再造一个比老师的角小的角)

同桌一大一小玩造角游戏。

5、自主探索,折角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做了活动角,转动活动角的一条边可以得到很多角,那我们能不能用纸折出大小不同的角呢?自己试试看。”

学生自己试折,折完后同桌互相展示、交流,然后全班展示。(教师巡视,如果学生折叠有困难,教师可以适当指导)在展示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说出角的顶点、两条边。

谁愿意到前面把你折的角展示给大家?

6、体验感悟,画角

(1)学生尝试画角。

师:我们知道了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也知道了角有大有小,那你们想不想自己画一画角呢?(打开课本58页找学生读要求)

师:想一想这句话的意思是让我们先画什么,再画什么?想好了自己试着画一个角。

(2)演示正确画角的方法。学生指挥,老师画,强调用直尺。 (3)学生再次画角。

师:如果你对自己刚才画的角不太满意,你可以再画一个角,注意先画什么,再画什么。

三、总结收获

师:现在回忆一下,我们都学了角的哪些知识?(学生汇报)角的知识还有很多,今天我们只是初步的认识了角。

师:这节课,大家学习的都很好,也很积极,老师想用一个符号评价大家的表现,猜猜是什么?(学生猜测)是一个对勾,这上面有没有角?角的顶点在哪儿?边在哪儿?其实角就在我们身边,而且无处不在。(欣赏图片)

四、布置作业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38~39页例1、例2。

1、经历从现实生活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

2、认识常见的各种角,学会画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及合作意识。

认识角。

建立角的概念。

1、教师准备大三角板、圆形纸、多媒体电脑、多媒体课件、活动角。

2、学生准备三角板、圆形纸、长方形纸、带孔小棒。

一、创设情境、点燃激情。

师:国庆节快到了,田老师做了一面国旗,国旗上有什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角的认识。

二、阅读质疑、自主探索。

1、阅读课本38页的主题图。(多媒体出示主题图)。

(师生一起看录像“美丽的校园”。突出:门窗上的角、花坛周围的角、操场中场地的角、小朋友做操时上下肢组成的角……)。

请同学们找一找这幅图中那里有角?(边说边标出角)。

2、找日常生活中的角。

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地方有角,在我们身边,就有很多物体上有角,你能找到吗?现在在小组内把你看到的角说给别人听,看哪个小组找到的角最多。

三、多元互动、合作探究。

1、哪个组的同学想先把你们组找到的角指给大家看?(教师指导学生如何指教)。

2、展示生活中物体的角。

3、抽象角,建立角的表象。

(1)如果把这些物体去掉,只剩下角。闭上眼睛想一想角是什么样子呢?再用手比划比划。

(2)出示抽象的角。

这就是数学上的角,这些角一样吗?它们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同桌说一说)尖尖我们给它起个什么名字呢?直直的线我们给它起个什么名字呢?板书: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4、学生利用手中的工具创造角。

学生创造角后,上讲台展示。

5、利用活动角创造角,感知角的大小。

怎样才使角变大,想一想角的大小和谁有关系?

6、自读课本角的画法,自己画角。

四、学习检测、自主探究。

1、电脑出示:下面图形哪个是角?

2、电脑出示:下面图形中有几个角?

五、拓展探究。

电脑出示:下图中有几个角?

文档为doc格式。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知识与技能:

能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子画角。

通过创设情境,在情境中找角,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角过渡到数学意义上的角;学生通过实物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通过设置从现实中找角、制作角等活动,加深学生对角的感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知道生活中处处有角,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学生自己制作角,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一、创设情境

生1:有的小朋友在踢球

生2:有的小朋友在玩双杠

生3:有的小朋友在做操

生4:有位老爷爷在修剪枝叶

……

(长方形、正方形、圆、球等)

二、讲授新知

1、初步感知角

师:同学们说得可真,这些图形都是我们的老朋友了,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个新朋友,(课件出示园丁剪草图)。你们看,园丁爷爷手里拿着的剪刀,张开时就形成了这样的一个图形,(课件出示角)这个图形也有自己的名字,我们把它叫做角,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角。(板书:角的初步认识)

生1:在钟面上,时针和分钟形成了角。

生2:老师手里拿的三角板也有角

……

2、初步认识角

师:(课件演示)这些都是生活中的角,那在数学中我们怎么来表示角呢?我们看(课件出示抽出来的角)

师:这三个图形都是角,孩子们,现在请你闭上眼睛想一想,角是什么样子的?

(生闭眼想角的样子)

师:你能用手比划一个角吗?

(生用手比划角)

师:同学们都很棒,现在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三个角,你发现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

生1:都是尖尖的

生2:都有两条直直的边

3、认识角各部分名称

师:同学们观察得可真仔细,角的尖尖的这部分是角的顶点,我们看一看,角有几个顶点?

生:角有1个顶点

(生说师板书)

师:我们再看,这两条线,我们把它叫做角的边,我们一起来数一数,角有几条边?

(师生共数)

师:角有几条边?

生:角有2条

(生说师板书)

师:这两条边都是什么样子的?

生:这两条边都是直直的

师:(指板书)现在谁能说一说,角有什么特点?

生:角有1个顶点和2条边(多找几个人说)

师:现在我们知道了角有1个顶点和2条边,那谁能说一说这是这个角的什么?(指课件中角的顶点)

生:这是角的顶点

师:这是角的什么?(指课件中角的边)

生:这是角的边

(课件出示练习)

4、找生活中的角

5、折角

6、比较角的大小

(生自由发言)

师:那到底哪个大,哪个小呢?我们来一起比较一下吧(师比较)

师:通过比较我们知道了这两个角是一样大的,虽然这个角的两条边比这个长,但角的大小并没有改变。那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呢?我们看(出示活动的角)

(生观察)

师:这时候的角比刚才大还是小?

生:比刚才大

师:这时的角比刚才

生:比刚才小

师:现在同学们想一想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呢?

生: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张口有关,张口越大,角就越大,张口越小,角就越小。(板书)

师:与两条边的长短有没有过关系呢?

生: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师:谁能说一说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生: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张口有关,张口越大,角就越大,张口越小,角就越小。

7、画角

生:想

师:现在我们看黑板

(师在黑板上画角,生看)

(生在练习本上画角)

三、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和角交上了朋友,谁能说一说你都有哪些收获呢?

小数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三年级下册第102~103页例1、例2及课堂活动。

1结合现实生活情景,让学生初步认识一位、两位小数,并能正确读、写小数。

2能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的价格等,并进行相互交流。

3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小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初步认识一位、两位小数,并能正确读、写小数。体会小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课件。

一、感知小数

1、故事导入

讲以前张三读了很多书,给没读过书的小王借100个大洋,并写了借条,还钱时只还了1个大洋,张三却赢了官司的故事导入课题。

(学生带着问题进入学习新知。)

2、逛商店

师生一同走进国家超市一角(出示课件:整合例1例2商品图及价格,同时出示一排用整数表示价格。)

你认识哪些商品的价格?

其实,商品的单价都不用整数表示,(出示正确表示方法)像这些表示商品价格的数,都是小数。

二、区别小数和整数

1、出示一排小数,一排整数,问有什么不同?

生回答多一个点。

师板书并说这个点就叫小数点,学生齐读并记住。

2、结合12.68元表示几元几角几分?6角表示十分之六元,8分表示一百分之八元,引导学生认识小数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

整数部分:个位、十位等

小数部分:十分位、百分位等

3、引导读12.68,认识小数点的后面有两位小数。

三、认识小数、读小数

1、出示例1:认识一位小数和两位小数并读小数。

2、四人小组交流:怎样读小数?

汇报,评议。

出示,齐读,记住读小数的方法。

3、出示例2:指名读小数并说表示几元几角几分

引导小结:表示商品单价的数都是小数,并且是两位小数。

四、书写读小数、写小数

1、书写读小数与写小数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同桌交流后汇报,评议,小结:一个小数读作什么要书写成大写,反之书写成小写但要注意小数点的位置与写法。

2、出示几个小数,学生在练习本上书写读法,教师巡视指导。

出示,集体订正。

3、出示几个小数的读法,学生在练习本上写出小数,教师巡视指导。

出示,集体订正。

4、同桌互说小数,要求对方写出小数并书写读法。

五、课堂总结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根据学生回答,适时点评)

2、课前老师讲的故事,你明白其中的道理了吗?(借条100——1.00)

3、小数与我们的生活紧密联系,请小朋友们课后收集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小数?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在实践中充分感知角,让学生尽量放开手脚,思维真正“展翅高飞”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

孩子的智慧来自于指尖。孩子们动手实践,操作参与这一教学设计适应了儿童好动的年龄和心理特征,符合着儿童认识事物的规律。让学生充分感知角的内涵,并利用语言描述出角的特点: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从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以疑激趣,以趣解疑”用有疑问的尝试题可以鼓励他们找出规律和办法,使学生在尝试学习中感觉到知识的力量,拥有学习的快乐。

这一组尝试题目既是对前面学习知识的总结,同时也是对有关角的表象知识的巩固。尝试教学中“学生讨论”这一步,动员大家积极发言,说出他们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使学生在讨论中“悟”出道理,发现获取知识的手段和方法,从争论中筛选信息,辨别真伪,分析对错。既培养了学生数学的表达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积极参与的意识;既发展了学生思维,也发挥了学生间的相互作用。

学生利用自己学到的知识,解决了尝试题,同时对“什么是角”在头脑中形成了清晰的表象,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

由具体到抽象,又由抽象回到具体,在这样周而复始的过程中,学生在获得了从感性材料向理性知识的飞跃过程。在各抒己见的发言中,知识得到更深的理解。

1.数数每个图形中有几个角:

2.动手利用小棒(2根)摆图形,数数你摆的图形中角的个数:

3.发展题:一张正方形的纸,用剪刀剪去一个角,还剩几个角?小组讨论,每个人试着剪一剪:

动手实践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主渠道。第一题是一个铺垫,第二题让学生利用摆一摆,数一数的实践活动,既掌握了本节课的内容,又在动手操作中,创新精神得到了展现。

发展题的设计,体现了教学的全部内容,同时也增加了内容梯度,呈现了阶梯性,是一道很好的延伸题。使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的到了提高。在剪一剪,拼一拼,数一数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在交流、切磋中迸发出了思维的火花。

课堂小结:这节课开始时,你提出的问题都解决了吗?还有其他的问题吗?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学生答,教师总结)

1. 在动手操作中感知直角的特点,并能从生活中找到直角。

2. 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直角。

教学难点:掌握判断直角和画直角的方法。

活动内容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含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时间分配

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

教师演示转动成直角,问:你们见过这样的角吗?

这种角就是直角。通过旧知的复习引发学生认识直角的兴趣。

(1)、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这种角?把你发现的这种角说给小组的同学听听。

学生小组交流发现。

汇报发现。

(2)、教师板书画一个直角。学生观察教师画的角。

(3)、你能制作一个直角吗?想一想你准备怎样制作,做好后在小组内交流认识你制作的直角。

学生思考制作直角的方法并制作,在小组内交流认识直角。

(4)、教师指名汇报制作直角的方法。并根据学生的汇报决定是否介绍用一张纸折出一个直角:先将这张纸上下对折,再沿着折痕对折就可以得到一个直角。

(1)、你有什么方法可以验证一个角是不是直角的方法呢?把你的方法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

小组讨论交流验证一个角是不是直角的方法。

(2)、学生汇报,并验证方法:在我们的三角板上有一个是直角。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现在请你指出三角板上的直角。

学生观察三角板并指出三角板上的直角。

(3)、请你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看看哪些角是直角?

学生分别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周围的角中哪些是直角。并汇报。

3、 画直角

(1)、你还能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干什么?

回忆一下上节课我们是如何画角的,然后请你用三角板上的直角画一个直角。画好后给小组的同学说说你是怎样画的。

学生回忆画角的方法,思考直角的画法再画出直角,交流画直角的方法。

(2)、指名板演画直角并说说画法。

画直角的时候要注意什么问题?引导学生归纳总结直角的画法。

通过对学生生活中的物品的观察,以及制作直角等活动,使学生充分认识直角的特点,加深学生对直角的理解。让学生判断直角、画直角等小组活动,学生进一步认识直角,会正确判断直角。并通过复习角的画法引发学生思考直角的画法及得出画法、正确画直角。

你能找出我们身边的直角吗?找到并验证后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

学生分小组寻找直角并交流。

2、 完成第41页的做一做第2题。

教师指导学生独立完成。

指名汇报并要求说出是怎样画的。

学生独立画直角并思考是如何画的。并汇报说明画法。

通过寻找生活中的直角以及画直角等练习,让学生体会到直角就在我们的身边。

教师引导学生梳理知识。

你有什么收获?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同学们喜欢玩游戏吗?那我们就来玩一个猜猜看的游戏。(出图)每个图形下面都藏着一幅图,看看哪个聪明的小朋友能根据露出来的一角猜出图上画的是什么!

(学生随意猜,教师随机画角)。

知道老师画的是什么吗?那我为什么要在这些地方画角呢?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角随处可见,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角。

请同学们拿出老师课前发给你们的吸管,能用它来做一个角吗?观察这个角,说说看你发现了什么?其实角的每一部分都是有名字的,有没有小朋友知道而且愿意到前面来当小教师为大家介绍介绍。(板书)。

下面请大家把你的角变小,变大,再变大。看,把角的两条边张开或合上就会使角的大小发生变化。

折好了的小朋友举起来展示一下,大家折的角大小一样吗?同桌间比一比谁折的角大。

谁来汇报一下你们两人比角的方法和结果。

下面我要来考考小朋友们的记忆力了,刚才我们在玩游戏的时候老师在图上画了几个角,谁还记得老师是怎么画的?咱们一起来画一个。

画好的同桌互相欣赏一下。

下面来看黑板上这几个图形,哪个图形上有角呢?谁愿意到前面来任选一个图形给大家指指哪里是角。

图形上我们能够找到角,再来看看我们这间教室,在哪些物体的表面上有角呢?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会初步比较角的大小;会用尺子画角。

2.通过让学生观察、操作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和创造意识。

3.使学生能积极参与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并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难点:引导学生画角的方法,使学生通过直观感知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一.创设情境,引入角。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份礼物,大家认识它吗?(五角星)想得到它吗?(出示五角星)。

生:

师:老师要把这颗智慧星送给这节课认真听讲,发言积极,表现最优秀的小朋友,大家有没有信心得到它。

生:

师:一看大家就信心十足,那你们知道它为什么叫五角星吗?

生:因为它有五个角。

师:你们可真聪明,那能指出它的角都在哪里吗?(白板批注)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图形———角,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对角进行初步的认识。(板书:角的初步认识)。

二.探究新知,认识角。

1.呈现教材的主题图,找生活中的角。

师:你们刚才能够指出五角星中的角,大家都很聪明,老师今天带同学们走进一个美丽的校园,(白板插入视频)仔细观察,你在校园中能找出藏着的角么?看看谁的眼力最好。(白板上批注)。

师:看来大家都很善于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校园,这么快就找到了这么多的角。那在我们身边很多地方都有角,你们能找到它吗?现在把你在生活当中找到的角说给你的同桌听,看谁找到的角最多。老师也在生活中找到了一些角。(幻灯片演示)。

2.结合情境,合作交流,

〖活动一〗感知。

从实物中抽象出角,课件出示实物。

钟面剪刀三角板。

师:刚才,同学们对角已经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老师这里还有一些物品,仔细观察,这些物品中有角么?谁上来指一指?你指的非常正确!下面为了方便大家观察,让我们给这些角脱去漂亮的外衣,就变成这样,【课件演示从实物抽象出角来】下面请同学们观察这三个角,说说这些角有什么共同的特征,然后和你的同桌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

生2:角两边直直的。

生1:角尖尖的。

〖活动二〗实际操作,丰富认识,制作角。

师:我们现在知道了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那么课前老师给每人准备了一个小信封,信封里有两根硬纸条,按扣下面就请大家开动脑筋,想办法用它们做成一个角,看谁最先做出来。

师:老师也做了一个活动角。下面请同学们像老师这样张开活动角,逐渐合拢活动角,并认真思考一下,看看你有什么发现。(白板演示角变大,角变小)。

生:

师总结: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师:同学们都很善于发现,下面老师还有个问题想请大家思考一下,如果让你们现在每人做一个角,使你做的角和同桌做的角一样大,你们应该怎么做?通过什么办法就能知道两个角一样大了呢?下面请同桌两个人合作探索一下。(比的时候要注意,两个角的顶点要对齐,一条边也对齐)。

生:小结:(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活动五〗画角。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角,你们想不想把它画出来呢?现在在自己的练习本上任意画一个角。【学生画师巡视】说一说,你是怎样画的。

生1:我是照着三角板画的。

生2:我是先画两条边,再画顶点。

生3:我是先画顶点,再画的边。

师:很好!看来同学们很有探索精神!下面请你们仔细观察老师是怎样画角的。师示范画角边说明,重点突出“先画顶点,再用尺子向不同方向画两条笔直的线”并请学生说一说教师画角的方法,并出示儿歌。板书:

三.课堂小结,巩固练习。

1.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了角,下面谁来说一说,你知道了角的哪些知识?(课件出示儿歌)。

2.做一个小小设计师:设计一幅有角的图画。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